生产队长安排了一辆马车,说把人送到县文化馆,若是当天能赶回来,就把人接回来,若是赶不回来,就在县里住一宿。车把式是江广民,也是江家门里的,就乐呵呵去纺织社通知一声。
“桃花,星期一一早出发,中午就能到地方。”
“好咧,大伯。”江小桃答应一声。心说,车接车送,混得还不赖嘛。
桃花要出远门了,刘爱莲哪里放心她跟江广厚商量着去送闺女,这一来一回最少得一天,耽误挣工分就耽误吧。
江玉昆也想去,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县城是啥样子呢
江小桃跟玉昆说“玉昆,你得去上学,以后去县里念高中,有的是机会。”江玉昆点点头,下了决心要去县里念书,将来还要上大学呢。
到了星期一,天刚蒙蒙亮,刘爱莲就起来了。
她熬了一锅面汤,煮了十几个咸鸭蛋,又塌起了菜饼子。江广厚也跟着起来了,挑了两挑子水,把缸灌得满满的。
江小桃自然不能睡懒觉,不等娘喊就醒了。
她收拾了一下,把独辫子分成两股,梳了两条麻花辫,长长的,直到腰窝下面。又换上了白底碎花衬衣,蓝裤子,黑方口布鞋。城里姑娘都是这么打扮的,不过很少留这么长的辫子。
“桃花,快吃,一会儿车就来了”
一家人刚吃完,就听到车把式在门外吆喝“广厚兄弟,启程了”
刘爱莲挎着包袱,江广厚提着水壶上了马车。江小桃背着草帽坐上去,江玉昆眼巴巴,也挎着书包追上来,说“大伯,捎我一程,我到镇子口就下来。”
“玉昆,这才六点,你去那么早做什么”
“娘”江玉昆笑嘻嘻的,爬上了马车。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村道上湿漉漉的。
农户们起得早,看到桃花一家就打招呼“广厚兄弟,你们这是连窝端啊”
“呵呵,去县里瞧个热闹。”
一路打着招呼,出了村子。
马车“嗒嗒嗒”地跑起来,带着清脆的铜铃声。江小桃倚着车板,掩饰不住地兴奋,就要离开农村了,这是她迈出的第一步。
紧赶慢赶,到了半坡店。
马车停下来歇歇脚,江广民兜了草料,喂马喝水。刘爱莲打开包袱,取出咸鸭蛋和菜饼子招呼着。
“广民大哥,来一起吃点。”
江广厚去茶摊子上买了四碗凉茶,几个人蹲在地上吃了起来。江小桃就着咸鸭蛋,吃了一个菜饼子,这是午饭,填饱肚子就成。
一路颠簸,硌得屁股疼。
到了正午时分,终于赶到了县城。老远地看到一个城门楼子,高三层,青砖灰瓦,屋檐高高挑起,古香古色的。
江小桃很好奇,仰着脸看着。
“这是南门,从这里进去直通县府街,文化馆就在那边”江广民南来北往,见多识广。江小桃听着介绍,对青元县城多了一分了解。
这座小城颇有历史,早在明朝年间就是县衙所在地。老城区不大,东西南北各有四个城门楼子,保存完好,旧城墙破烂不堪早就拆了,只剩下一圈地基。新城扩大了不少,在城墙外侧盖满了房子,风格也有不同。
马车进了南门,就像进了一座古城。
街道两旁青砖灰瓦,雕花门窗,带着历史的印记。江广民指着十字路口,说“前面就是县府街,解放前那些大户人家都聚在这里,光李家就占了半条街,热闹得很”
江小桃心说,难怪这些宅院街道古香古色的,跟文物似的。
县府街的尽头,就是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