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宁宁来的第一年,松湾就走出了十名读初中的学生,她自已赞助了一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另外又帮着牵线,招来了慈善团队。
松湾这边的人因为贫困,并不希望孩子们读书,读书代表人家里少了一个劳动人物,地里的活就少了一个人做,另外还要出学费生活费,很多人家里都是出不起的。
可傅宁苦口婆心日日去那些老乡们家里游说,时间久了竟然也说动了一些人。
老乡们越来越喜欢她,不少人都对她非常的好,知道她未婚竟然还想给她介绍对象。
当然那些人给她介绍的对象放在松湾来说那可都是松湾最有钱的那家人的儿子,他们家是在集上开饭店的,那儿
子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在松湾来说也是高学历了,更何况家里吃穿不愁
宋湾的乡亲们都觉得这个人跟傅老师是绝配
可宁宁直接拒绝了。
“我这辈子没有什么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这几年可以在这里踏踏实实的教学,能让更多的孩子改变命运,至于结婚的事我是不婚族。”
其实宋湾的乡亲们都不太理解不婚族是什么意思,好好的人,尤其还是个心地善良长得漂亮的女人,为什么不结婚呢
这结了婚之后生个孩子,一家三口得多开心呢
但既然傅老师说不结婚也没有人勉强得了她,乡亲们只能从生活上更照顾傅宁老师。
大家条件有限,能够给宁宁的不过是些家里种的青菜之类的东西,但这些对宁宁来说已经足够了。
她几乎是把宋湾当做了自已的第二个家,越来越喜欢这里,渐渐的竟然冒出了不再回去的念头。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宁宁在这里呆了两年了,早就习惯了这里的人物风情,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还跟着乡亲们一起赶集买菜,屯着当一周的伙食。
她原本的存款大多都捐助出去了,另外又听说姐姐沈玉清出了事情,便把父母之前留下的钱全部都给了他们,
其他老师还可以靠着微薄的工资生活,可她是支教是免费来教学的,哪里有工资呢宁宁思前想后开始给杂志社投稿。
虽然她灵感不如从前,但在这边支教之后,心灵仿佛得到了洗涤了一般,写散文的时候如潺潺流水特别动人,连着投稿几次倒是都得了回应,还能够拿到稿费,这些稿费不仅可以支撑她的生活,还能够帮助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宁宁非常满意。
她到了集市上,首先去邮政局把稿费给取了出来,接着又去街边买了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一个人吃不了多少,加上回去的路程遥远也提不动,宁宁没敢买多少。
从松湾到这边的集市上,宁宁是坐板车来的,但老乡有其他急事,没有办法一直等着她,宁宁便让老乡走了,心里想着今天来赶集的人多,她肯定能够遇到其他人的板车。
等她买完东西,想起来自已鞋子破了需要买一双新的鞋子,便又赶紧的往鞋店
赶去。
合适的鞋子不多,因为在山里走路很辛苦,她想着买一双舒适耐穿的鞋子,等到把机上仅有的几家鞋店逛完,却没有买到合适的。
可等她一出来,就发现外头集市已经结束了,这边的集市一般都只有半天到了,中午饭点的时候便结束,当饭盒来赶集的人陆陆续续都已经走光了,宁宁赶紧的到街头,来了几个人都发现不是松湾的。
等到最后一个人都没有了,她只能提着东西疲惫的想着走回去。
乡下和大都市的生活还是不一样的,像这种时候连一辆车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