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只是笑了笑,便礼貌的送走了客人。
至于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老王今天下了工后,急匆匆的找到了妻子,一起回了家。
和那些奴隶出身的不同,他们拥有自己的家。因此不需要在苏娘娘制造的房子里居住,也不需要付房租钱。
房租钱其实并不多,少的可怜,而且还是在工资里面扣,不会对人造成负担。
可是钱虽然少了点,那也是钱。再加上在家里不用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当然还是家里好。
唯一有些遗憾的大概就是距离办公地点远了一些,每天要走上一大半路。
话又说回来,这也有好处。
因为他们回家的时候会路过繁华的街道,顺便在里面逛一逛。
至于买不买东西,那是另外一回事。
这一天他们路过街道的时候,发现苏娘娘旗下又多了一各店铺。
于是夫妻两人进去逛了逛,并且购买了一批食材以及烹饪书籍。
和其他人不同,他们认识简体字。至少基础的文字已经烙印在他们的心中,短时间内不会遗忘。
因此,他们很快就看懂了烹饪书籍,并且做出了相应的食物。
和书上说的一样,味道美极了。
这让街坊邻居忍不住敲门,厚着脸皮说要尝一尝。
老王两口有些抹不开面子,便答应了下来。然后周围所有人都来了,把东西霍霍了个干净。
原本还想吃顿饱饭的老王
你们都吃完了,我们吃什么
不用问也知道,他们脸上的笑容都僵硬了下来,再不复之前的客套和热情。
街坊邻居们一看,也有些不好意思。
还算实诚的他们立刻塞了一点钱,算是补偿。
这样一来,老王两口子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些,没像之前一样垮着一张脸。
“这些东西,你们是从哪里买的真香。”
有人抹了抹嘴上的油渍,迫不及待的问。
老王两口子也不隐瞒,说了店铺的地点。
顺便还补充了一句,说“这是苏娘娘名下的店铺,质量有保证,价格还便宜。”
顿了顿,他们还解释了一番。
“其实,我们以前经常吃这些东西。只是苏娘娘没对外销售,我们也不知道做法。现在好了,有正儿八经的烹饪书籍,跟着上面做就行。”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不行,我一定要让儿媳妇给我买一点带回来。”
“我也要我儿子给我买,不买我就跟他闹。”
“也不知道苏娘娘哪里搞来的,味道真好。”
“的确,从来都没吃过,真新鲜。”
“”
朝歌城内,像老王两口子这样的人不少。
于是没过多久的时间,食材店就出了名。
不少人都愿意跑一趟,买一些东西回家。
只是买着买着,一些食材就没了,让人惋惜。
一问才知道,原来某些食材并不是无限量供应,还需要多多种植。
陈塘关。
独守空房的李靖将军接到了一封信。
这是去往朝歌的商队回来的时候带过来的,说是他夫人和孩子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