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1/4)
    “值得尊敬”予湛咀嚼过母亲的话,不由追问,“那母妃为何不说他是大英雄呢”
    季昭淡淡道“扬州十日,不过成就了史可法一人的美名。而江阴一役,却是民众之赞歌。”
    见两个孩子都是懵懂,季昭便细细地说道“史可法的确不失为忠诚臣子。他坚守气节。然而扬州城高大坚固,却只守了七日就被攻破。这至少说明,他在这上面是无能的。”
    “史可法空负盛名,然而谁记得在他背后,因为他的无能而被白白屠杀的扬州百姓反观阎应元,不过一无名典吏,凭借小小一座江阴县城,力撼清军二十四万大军,叫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江阴民众,尽皆死于抗争而非屠杀”
    或许无论是阎应元,还是史可法,他们的行为都是螳臂当车。但是站在“明”政府的实用角度来看,显然更应该任用的是阎应元而非史可法
    “如果让阎应元去守扬州就好了。”予湛思考一番后,道。
    虞臻声音则更响,透着些孩子气的不满“史可法如此无能,他为什么要去守扬州”
    “不好这么说。”季昭微一摇头,“你们再好好想想,告诉母妃,这究竟是谁的错”
    予湛很用力地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沮丧地摇了摇头。
    “是不是上面的官没选对人”虞臻倒是费力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聪明的丫头。”季昭自然不会吝啬赞美,掰下小块枣泥山药糕细心喂她吃了,又拍一拍予湛,“湛儿也莫要灰心,你姐姐大了你快三岁呢。”
    于是柔声给两个孩子解释道“其实,没有哪一个人是完全无用的。关键要看的是,他处在什么位置,又能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就如你们的父皇,懂得处理政务。可假若让他去耕种田地,便是圣明如皇上,怕是也要抓瞎。又或许,叫你们父皇来为你们烹制糕点,你们可敢用么”
    见两个孩子俱是若有所思,季昭微微一笑道
    “史可法既已被任命到了那个位置上,那么他所能做的,只有努力尽到自己的责任。换做其他人,或许早便投降。可史可法却是宁死不屈这难道不令人钦佩吗而阎应元何其惋惜,空负大才,却只能用在小小的县城上。这二人的不同境遇,难道是他们自己决定的吗”
    她循循善诱“假如在清平盛世中,史可法未必不能成为别的大家。然而他被推到了那个位子上,便只能够担当起那个责任。所以说到底,是人才的选拔和任命出了问题。”
    中国古代是人治社会,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律机制来纠正人治的偏差。因此遇见圣明的君主便天下太平,万一出一位暴戾的,也没有谁能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去压制他。所以历来渴望明君,是很有道理的举个例子,如明朝的张居正,他看似权力很大,然而这份权力并非他所担任的职位“内阁首辅”所赋予,而是他从皇帝手中夺来的也就是说,君权并未从制度上被遏制最多有一二奸臣巧相能从君王处拿走些权力罢了。
    因此,得不到遏制的君权,在总体上自然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之下,很多事情的随机性便大大地增强了。比如君主的执政能力,而细化出来,便是如“人才能否合理任用”般的方方面面。
    “心性、气节当然是要的,然而选官之道,以能力最为重要”季昭抬眼一扫,见蘘荷在门口守的警觉,便放心说出接下来更为大逆不道的话语,“比方说,派一个人去治水,我们是选清官好还是贪官好”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命题,“你们想答清官是么毕竟治水乃是大项目,若去了个贪官,把银子贪墨了,那受苦的还是百姓”
    其实此刻更该论的是选官的制度之理,季昭所谈的仍是如何考核个人而非如何大规模选拔实用人才。盖因后者较易理解,而前者一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