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两口如今如胶似漆,估计很快就能给她生个胖小子, 老太太开心的很。至于其它,都不想管了。
之后几天,顾彩霞又来了两次。两人不再瞒着孙老太太,大大方方的搬了两个小凳到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织围巾。
孙老太太看的新奇,也想跟着学。可惜她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 那些密密的针线看的吃力, 遂又放弃了。
很快,大队里杀年猪的日子到了。
振兴生产大队有养猪场,里面养了三四十头大肥猪,是生产队里的副业之一。
江南这一带有年前腌制咸货的风俗, 什么咸肉、咸鱼、咸鸡、咸鸭, 多少都要腌点。于是大队里一口气杀了8头猪, 然后按人口和工分分配。
谢家分到了八斤五花肉, 两块猪血和一块猪肝。
孙老太太将八斤肉全部腌了。猪肝不宜久放, 晚上的时候打了两个鸡蛋煮汤。一家三口每人一碗,补身又暖和。
两块猪血则用清水养着, 每天一块慢慢的吃。
除了猪肉,谢家还陆陆续续的分到了一些鱼, 是之前大队组织村民们去河里捕的。
冬月里农闲, 好多青壮年没事干,被号召着去湖里捕鱼,再按人口分发给村民。这样, 家家户户就都可以腌制咸鱼了。
后来,谢腾飞又从黑市买了只六七斤重的大公鸡,被孙老太太杀掉,也腌了起来。
转眼间腊月,天气越来越冷了,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蒸馒头。
这个时候的人们对于蒸馒头非常重视,认为馒头蒸的好坏,会影响来年的气运。
孙老太太早早的就开始准备了,又是晒干柴,又是借蒸笼,还留了小半斤芝麻,打算炒熟了碾碎,和白糖拌在一起做馅。
这年头穷,没多少面粉,一般一户人家也就蒸个斤面。人口特别多的,会稍微多些。于是很多人家为了节省木柴,就和邻居或亲戚合起来一起蒸。
谢家成分不好,没人愿意接近,所以这些年来,都是独自蒸馒头。
但是这天,刘静云忽然拿着二斤白面上了门,说一个人蒸馒头太麻烦,回娘家又嫌远,便想和谢家合起来蒸。
这段时间,孙老太太跟刘静云处的不错,又觉得她一个女人不容易,便同意了。
蒸馒头的日子定在腊月十二。前一天晚上,孙老太太便用碱水将面粉发酵了起来。等到天亮起来查看,发酵的劲头刚刚好,便又烧水揉面的忙开了。
很快,刘静云带着孩子赶了过来。一来,就自来熟的跟孙老太太打招呼,然后系上围裙,坐在桌旁帮着擀面。
刘静云的儿子冯爱国乖巧的坐在旁边,好奇的东张西望。
孙老太太喜欢孩子,扯了一小块面团,给冯爱国捏着玩。
冯娇娇坐在灶后面烧火,朝那边瞄了一眼。
这个时候,谢腾飞抱了捆干柴过来,堆在旁边,而后跟冯娇娇说“我要出工去了。”
冯娇娇蹙了蹙眉,担忧的说“才下过大雪,路上冻的厉害,歇两天吧。”
见小妻子担心自己,谢腾飞心里暖暖的,却坚持说“不行,一定要去的。”
冯娇娇劝说“不就少赚些工分嘛。这种天气,就算请假,大队长也不会说什么的。”
“可我想都多赚点钱。”
冯娇娇刚想说,我们家又不缺这一天两天的钱,而且这段时间织东西,赚了不少呢。
这个时候,余光却瞄见不远处的刘静云,正偷偷摸摸的朝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