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柱照亮的一方空间中端坐着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女,一张欺霜赛雪的芙蓉面,乌黑浓密的秀发被随意地在脑后拢成一束,低垂的睫毛浓密卷翘,淡粉的菱唇微抿,正认真地摇动着手里小巧的石磨。
随着石磨的转动,浓浓的白浆顺着小石槽,滴落在脚边的木桶里,小厨房中浮起香醇的豆香味。
将磨好的豆浆麻利地过滤,熬煮,装壶。又不停歇地从装粮食的木箱子里舀出玉米面,跟过滤豆浆后剩下的豆渣活成面团,平底锅烧热刷上一层猪油,贴一层薄面,面饼鼓起,迅速翻面,少女的双手灵巧异常,很快一摞美味的杂粮煎饼出锅。
“咕咚。”咽口水的声音突兀地在身后响起,厨房门不知什么时候被打开,就见门缝从上到下挤了三个毛乎乎的小脑袋,像是讨食的小猫咪,三双黑亮的大眼睛目光熠熠地随着少女的动作而转动,最下面的那张小脸的嘴角似有可疑的光亮,傻乎乎的样子有点可爱。
见少女招手,小短腿们依次迈过门槛,团团围在少女身边,仰着脸奶声奶气地齐声喊“姑姑。”
“小馋猫,就数你们鼻子灵。”少女红唇微弯,捏捏最小的侄子润生嫩嫩的脸蛋儿,挨个撸了撸小家伙们脑袋上翘起的呆毛,用炉灶上温着的热水浸湿毛巾,麻利地擦干净孩子们的小手和小脸。
洗干净手脸的小家伙们乖乖坐在灶台边的板凳上,等着姑姑投喂。少女也就是余绮芳找来三只小瓷碗,碗里撒上切碎的香葱、萝卜干,自家晒干的小河虾,还有最关键的一味余家古法酿制鲜酱油。
“离远点,小心溅到。”
孩子们听话地齐齐靠后,潮生还搞笑地用小手护住圆脑袋。
铜壶被高高提起,浓稠的豆浆顺着壶嘴稳稳地落入瓷碗中,小葱、萝卜干、河虾,打着旋从碗底浮起,一起浮荡起来的还有混杂着酱油豉香的豆香。
小家伙们再也忍不住,立即凑上前小嘴鼓起对着闹热气的豆浆使劲呼呼呼,等凉一凉,捧起瓷碗大口咕咚咕咚地吞咽。
好好喝啊,大眼满足地眯起,身后似乎有小尾巴在摇摆,咸豆浆的味道,是潮生、润生、沅沅始于童年、铭记一生的味道。
“姑姑,我干了。”润生把碗举过头顶,向余琦芳展示碗底,喝豆浆喝出了武松景阳冈上大碗喝酒的豪迈来。余绮芳被逗得笑出了声。
小孩子食量小,一碗豆浆就把小肚子撑得鼓起来,再每人分块另加了菠菜汁的煎饼磨牙,打发他们出去叫大人起床吃饭。
清脆地童音在天井中荡漾开来,“快出来吃饭,姑姑磨了好喝的豆浆哦。”
片刻后,楼上各间卧室里响起窸窸窣窣穿衣服的声音,熬夜下酱油的余家众人陆陆续续起床。
余绮芳端着装小菜的盘子,出了厨房进到天井。晨光照在古铜色的廊柱上,院子有种老照片独有的古旧光感。
余家早年家境殷实,房子也起得大气奢华,是典型的徽派风格,三面各三间两层楼房连着进门的马头墙把院子围城一个四方天井,高墙翘角,天井也比别家大。
只是经历了运动,原本四进的院子只还回来一进,后面的三进、园子、连带自家偌大的作坊,都被分拆掉,原先建筑物上精美的徽派石雕、砖雕和木雕也被捣毁,更别提那精美的曲径回廊和亭台楼榭了。
早饭摆在南侧正堂,显赫时期镶壁的金丝楠木被撬的一块不剩,露出的墙面坑坑洼洼。屋顶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走马灯,还有其他珍贵的古董早就不见踪影,原本挂中堂画的地方,现在挂了一幅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