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章 第十二章(1/3)
    第十二章
    至神隐寺,徐夫人谢过黛玉,领了女儿进入了寺庙。
    徐蕴容临走时不舍地拉着黛玉的手道“林姐姐,赶明儿我给你下帖子去我家赏花,你可一定要来啊。”
    黛玉笑着点点头,同她道了别。
    这时,宝玉才悠悠上前,他下了马,瞧着巍峨的山门与蜿蜒而上的石阶道“这神隐寺可真是”他原先以为不过是建在城外的一座小破庙呢。
    黛玉笑着道“不然,如何托说心诚则灵呢我们上去吧。”
    山门即“三门”,因大智度论上记载今何以故名解脱门佛曰“是空、无相、无作。”故佛寺大门通常有三个入口。
    两人拾阶而上,首先入眼的是八丈宽的用海沧白的石块铺的整洁大道,一横一纵似十字,路中间绕交叉口造了四座莲池,岸势似犬牙交错。
    因盛夏已过,莲池内荷花多有凋零,唯一二柄亭亭玉立,手掌大的花瓣粉白,花尖沾一点红润,开得正盛。其余多为残荷,部分叶尾已经枯黄卷曲,这寺庙里的和尚竟也不曾拔掉它。
    黛玉望着那一池残荷,似有所感道“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倒是雅事一桩。”
    宝玉听了“你不是素来不喜那李义山的诗吗,怎么如今又提起他来了”
    黛玉道“我只喜他这一句罢了,他的诗太悲了,读来总叫人心中不畅快。”
    两人说着又一路朝前走,便来到了寺院的第一重殿天王殿。以金粉涂抹的两尊石狮立于殿前,脚下踩着绣球,口中含着宝珠,颈系红色祥云纹项圈,威风凛凛。
    两根红色的立柱上刻着一副对联,黑底绿字这样写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佛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走进殿内,抬眼便瞧见了正中央的弥勒佛,大红色缯盖幢幡悬于佛像顶上。真佛慈眉善目,赤脚坐于莲花座上,袒胸露乳,手抓一串红色佛珠,正笑吟吟地看着座下的信徒。
    面前的条案上,中间摆了一个香炉,上面插着三根长香,左右瓷瓶内则各放一束鲜花。
    弥勒佛左右供奉着主管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像,大殿一角,一位青衣小僧坐在蒲团上正闭目念经。
    黛玉取过香来,在蜡烛上点燃,恭敬地插入香炉后,跪在面前的蒲团上合掌默默祈愿“愿佛祖保佑爹爹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因宝玉一直站在旁边不曾烧香的缘故,黛玉起身后笑着道“你这人好生奇怪,进了佛寺,却什么也不做。”
    宝玉微微一笑“我不信这个。”
    黛玉上前一步小心地捂了他的嘴道“噤声,在寺庙里怎么好说这个,诸天神佛都看着呢,你也不怕折了你的福气。”
    宝玉只笑不语,眉眼弯弯。
    出了天王殿,可见一四方的庭院,东边配殿为“珈蓝殿”,西边配殿则为“祖师殿”。
    珈蓝殿供奉着珈蓝菩萨,他是寺庙土地的守护神,北宋以后,珈蓝神多为关羽。百姓敬佩其刚正不阿、义薄云天的品质,遂将其奉之为神。
    祖师殿则供奉着禅宗的祖师爷菩提达摩,他通晓大乘佛教,北魏时期曾入洛阳、嵩山一地传教。因宝玉同黛玉两人都对配殿不甚感兴趣,遂不曾入内参拜。
    再往前走,是神隐寺供奉释迦牟尼佛的正殿大雄宝殿,亦是整座寺庙最宏伟壮观的建筑。
    宝殿顶铺设有千片琉璃瓦,于太阳下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四方边角如翼状向外延伸翘起,梁下房檐似水波纹层层荡漾,以黛色勾祥云纹、着朱漆。
    上有一匾,以金粉兑墨,书四个大字大雄宝殿,旁附有一行梵语小字,浓墨重彩。
    一路跟在主子身后的周管家这时恭敬地自随身携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