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南方的洪涝。
像是北方,最需要的其实是深水井,往深里面说,其实需要解决的是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通过历史来看,整个星球其实是在不断变冷的,起码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他们生活的地方其实还要偏北一些,便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黄河一带还有大象存在,可以说,那时候的气候温暖湿润,南方反而因为太过炎热,被视作是蛮荒之地。
但是后来气候就开始发生变化,北方越来越冷,那些北方的民族生活也变得艰难起来,他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抢夺农耕文明的财富。历朝历代,游牧民族的兴起跟气候少不了干系。越是寒冷,游牧民族的战斗力越强大,不抢劫就要饿死,大家都知道该如何选择。尤其到了后来,几十年就有一次小冰河期,将中原王朝折腾得不要不要的。
顾衡又不懂什么杂交水稻,也不知道怎么制备土化肥。化肥这玩意真不是随便就能用的,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肥料,都有一定的讲究,若是弄错了,说不定就是光长茎秆叶子,不肯结穗,到时候可就完蛋了
顾衡倒是听说一些海岛上,因为常年有候鸟在岛上栖息,那里的土壤就是最好的肥料,可惜的是,本朝虽说不禁海,但是大家出海都是冲着做买卖去的,谁会在意海上的什么岛屿呢
因此,想要缓解小冰河时代到来之后带来的灾荒,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引进抗旱耐寒的良种,还得依赖那些海商。也不知道那些如今是不是已经被欧洲人发现了,要是没有,说不定还得跑美洲一趟。
顾衡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但是在圣上那里,这种对于水力的应用就有些惊艳了。主要是上辈子顾衡就算是工作了,也还是在南方一带,对于北方的情况不了解,北方还是有些地方不缺水的,顾衡搞出来的这些自然也用得上。
圣上做事也是干脆,直接命人将图纸印刷成书,发往能够用得上的衙门,让他们在当地推广架设,作为吏部的考核项目,朝堂上一干大臣并不担心这事没法推行,因为这等器械,成本不高,但是使用起来却极为方便,省去多少人力畜力,别的不说,那些家里有个几千上万亩地的地主肯定是乐意的,甚至,一些条件不那么充分的地方,为了能架设这样的水磨坊,只怕一些地主能自掏腰包疏通水利,这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