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础的方式一般是感恩戴德,忆苦思甜,发誓赌咒,最后才会言事。奏疏中的内容更是多种多样,有上奏衙门工作情况的,有专门歌功颂德的、还有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弹劾等等。
而这些东西皇帝不光要看,而且必须要看,原因很简单,朝臣们的动向,谋划,等等都会在其中体现出来。
至于一般的公文之类都是由宰执负责,上传皇帝也不过是为了让皇帝知道这件事而已,事实上都是在那皇帝当备注。
就像是当年范仲淹和欧阳修两人制定了一个管理官员点卯的规矩,这件事以公文的行事交到赵祯手中,赵祯看了一眼便没当回事,谁知道从那以后,官员们上朝之前就必须要在乾宇殿外等候,等人都到齐了才能开始朝会。
于是原本与巳时初刻开始的大朝会生生会向后延迟一段时间,而且赵祯的饭点也会相应的向后推迟,大朝会没有结束是不能离开的。
所以有的时候这些公文也要看,说不定其中就有朝臣们挖的坑,当然赵祯把这个不二法门交给赵旭之后,赵旭案头的奏疏便如同小山一般。
白天处理不完的事情,晚上还要待会东宫处理,奏疏之中的内容可谓是千差万别,所以耗费的精神自不用说。
自从赵旭接管朝政之后,他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当然也不是每天都有这么多的奏疏,可他还要翻看赵祯以往批阅的奏疏。
权利这东西带来无限快感的同时,也会带来无限的负担,看似权倾天下,可事实上这枷锁一旦背负在身上就很难撤掉了。
一个不断往上走的商号,最累的人是谁必然是东家本人,一个欣欣向荣的帝国,最累的人是谁必然是皇帝,这是赵祯早就得出的结论。
赵祯以前每天批阅的奏疏以及公文足足占据了他半天的时间,就这样的速度和效率他还是觉得不满意,觉得耽误了自己的闲暇时光。
可现在赵旭现在接过了赵祯身上的枷锁,还未熟练的他定然是要比赵祯付出更多的,一般人怕是早已崩溃,但赵旭还好,这么多年打下来的基础,再加上他心中的坚持,终究是挺住了。
赵祯在外面暖阁中坐了一会,茶水喝了三遍之后,赵旭便匆匆赶来,这说明他已经处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