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农奴的作用(1/2)
    ,
    刘涣和角厮罗的私交是不错,但他毕竟是大宋的官员,若是朝廷对角厮罗态度友好,官家愿意招揽或是详谈那最好,若是不愿,刘涣会果断的站在角厮罗的对面。
    现在官家既然愿意给角厮罗这个机会,刘涣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把话和角厮罗说明白,临走之前官家给了自己一些交代,直到现在他还不明白,大宋为何需要那么多的奴隶
    尤其是官家的那句“解放农奴。”
    更是让刘涣百思不得其解,农奴本就是吐蕃人的财物,属于人家私有的东西,吐蕃和大宋不一样,没办法做到令行禁止,大宋的律法对吐蕃也没有任何的效力啊
    相反,在刘涣看来,大宋应该保护吐蕃贵族的利益,只有如此才能利用他们达到统治吐蕃的目的,若是不能得到吐蕃贵族的支持,即便是让吐蕃臣服也不会长久,更不会忠心拥护大宋。
    官家明知如此,却要反其道而行,坚持解放高原上的农奴,他对角厮罗没有别的要求,只有一个,解放所有的农奴,并归大宋官员管辖。
    刘涣虽然不明白,但官家的旨意好好执行便是,他相信这些被吐蕃人看作连猪狗都不如的农奴应该能轻松舍弃。
    刘涣出使青唐许多次,他见识过农奴在吐蕃的地位,真的是连猪狗都不如,猪狗还能有个窝带着,有人喂食吃,可这些农奴居无片瓦遮身,食无颗粒果腹,简直就是干熬。
    别说是饱读诗书的刘涣自己,便是他带去的仆从都看不下去。
    仆从给了那农奴一些青稞饼子,但结果是那农奴接饼子的左手被砍去饼子自然也落到了主家的手中。
    在吐蕃奴隶主的眼中,那农奴的手甚至比不上几块掺了细面的青稞饼子。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就是这么的丧尽天良,但在吐蕃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使得刘涣把吐蕃当作是荒蛮愚昧之地,王化所不能及之所,他一直以来在朝中的主张都是舍弃吐蕃不与之接触。
    这一点赵祯不是不了解,他甚至比刘涣了解的更多,更详细,后世的资料记载了很多关于农奴制度带来的危害和泯灭人性。
    吐蕃的土地政策是从唐会昌二年开始转变的,这从史书之中便能详细查阅到,在那一年达玛赞普被佛僧所弑后,吐蕃奴隶制开始瓦解,政权也随之内部分裂起来。
    王田的地权下移,财富分散,私有制不断向前发展,一部分奴隶主贵族,开始进行更为彻底的私有化,把那些自由农、私有农民变为农奴。
    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贪婪的本性被暴露出来,于是乎从在中间段的平民越来越少,只有贵族庄园主和农奴俩个阶级。
    这极具导致了吐蕃的贫富分化日趋激烈,一些富人、私有者变成巨贾大富。他们聚敛财富、购置土地,成为新兴的大土地所有者,在奴役村民的基础上建立起许多在庄园。
    吐蕃的农奴主占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源,并完全占有农奴;农奴从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作为代价他们必须无偿耕种领主土地,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
    农奴制的基础就是把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离开之后他们没有任何生存下去的可能,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强制剥削。
    这样财富便开始在富人的手中快速聚集,同时也使得吐蕃的力量大为分散,可以说吐蕃的私有制比大宋还要强烈,并且没有一个统一强大又完整的政权。
    虽然吐蕃的庄园强大,奴隶贵族强大,但这也意味着吐蕃的实力分散,没有提个统一政权的领导,互相之间谁也不服谁,都希望保持眼下自己的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