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卫?(1/2)
    ,
    现在的大宋看似海晏河清,但内部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小,赵祯从未觉得大宋已经到了铸剑为犁马放南山的时候,相反广阔的疆域反而需要大量的士兵去守卫。
    而大宋的军队这段时间锋芒太甚,在士兵心中功勋往往被放在第一位,兵部已经查证了三起边境冲突都是大宋边军所致,并且很可能时故意为之,为的就是以斩首获得军功。
    被查到的三起都是戍边边军的所作所为,虽然无法代表整个大宋的军队,当这样的行为也已经足够让赵祯保持警惕的了。
    军种将士更多的时候是在关心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外出作战,军队的积极性是很高,但现在对于大宋来说却并不需要这么高的积极性。
    尤其是在赵祯明确对天竺进行封锁之后,这样的积极性在现在就变得有些过于高涨。
    之前为了适应高强度的战争需要,赵祯对大宋的军事单位进行了扩充,新增了十六卫,同时扩大了军队人数,无论是禁军还是边军都是呈爆炸式的增长。
    外加上收复外族编制成军,先在的大宋早已不是几十万人的军队规模,而是数百万大军。
    在战时这样规模的军队不算过分,再加上大宋的国帑万巨,万全负担得起,可现在四方宁静,万全不需要继续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和开支。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人数进行削减,清凉殿中从冰窖传来的凉风很舒服,赵祯看着对面的狄青感叹这位大宋的战神已经初现疲态。
    没想到在自己的保护之下,这位大宋军神依旧不行了,这次不是被文臣所攻击,而是为大宋的军事操劳的不行。
    当然赵祯不否认自己也有一部分责任,当初掉他回朝也是有保护和辖制之意,狄青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存在。
    原本因为大宋缺将所导致赵祯不得不重用狄青,可现在不同了,大宋的军事已经超越了原本的军事范畴和体系,军队的装备有了质的飞跃并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已经有了专业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所以说现在的大宋并不缺将,从军武院毕业的军官先进入军中历练,从最基层一步一步的走上去。
    积累大量的军中经验的同时,也把自己在军武院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其中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已经是完善的军官培养制度,基本上无可挑剔。
    如此一来,大宋“军神”就不再需要在战场上亲自指挥,更不需要搞个人崇拜以增加将士们的信心了。
    当然,赵祯还是需要狄青卓越的战略眼光,这东西可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原本的枢密院被取消,改为参谋兵事院,而在增加兵部的实权。
    这一系列动作看似是在恢复旧制加强六部,但事实上却是赵祯在削弱相权的同时削弱兵权。
    狄青调任兵部尚书,这是一个能参与朝政的机会,他也获得了另外的一个身份,参知政事,但狄青对政事并不关心,只是在涉及到兵事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
    眼下就是如此,赵祯向他咨询关于裁军的建议,身为兵部尚书的他自然知道赵祯的意思,当却慎重的说道“官家,非臣疑心,而是当下裁军并非明智之举,西面的吐蕃依旧是我大宋隐患,而天竺并未臣服,天下之间所需用兵之处亦不在少数,尤其是恒逻斯以及与塞尔柱接壤之地。何况若是一气裁撤太多,民心不稳,将士不甘”
    赵祯知道狄青担心的是什么,其实他是担心大宋的将士一下从军中回到民间,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了。
    “你的意思朕知道。可现如今我大宋又要开始出现冗兵的之象了,若是不早做打算,待兵员过剩,到时再行裁撤已然晚矣”
    狄青很快提出了解决办法“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