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辽朝的奴隶制度(1/2)
    上京城这座城市和大宋的神都很像,萧挞里这是打算把辽朝这个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转型成农耕民族的汉家王朝,原本上京城的城防可是除了城墙就没有别的东西的。
    可现在却完全不同,上京城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这并非是萧挞里主动干预造成的,但也是和经济中心的集中分不开,上京城已经成为辽朝最大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不远的地方就是大宋的北京道,大定府已经成为宋人对辽贸易的重要州府,随着大宋疆域的不断变化,大宋的州府也在发生着改变。
    原本的大同府乃是宋辽西夏三国的贸易中心,可随着西夏的消失,大宋的北伐,大同府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但它仍然作为大宋北方的贸易枢纽在继续发展。
    大定府这座州府在蔡伯俙的开发下,成为大宋北方的贸易重镇,每年有无数的商品从这里流入榷场,流入辽朝之中,最主要的集散地便是上京城。
    赵祯看着劳役不断增加的上京城城墙微微感叹,萧挞里真的是什么都在向汉家王朝学习,连城墙都不放过,城墙上的劳役显然是辽朝从西域或是各地抓捕来的奴隶。
    这是辽朝惯用的手法,也是和大宋最大的不同,大宋是在不断的吸纳外族,把他们融入到大宋的之中,同化他们,给予他们大宋百姓和汉家百姓所有的同样待遇,虽然现在在户籍上稍有不同,但也没太大的差别。
    而辽人则不一样,依旧是高高在上,依旧是把失败者作为奴隶来对待,比如城墙上饿的都快走不动的西域人,这还能有什么工作效率
    本可以用半个月工期完成的城墙,怕是个月都完成不了。这还不说单单是效率低下的问题,更是不安定的因素。
    看到这一切,赵祯十分感慨,也为大宋而骄傲,他的帝国已经成为各民族大团结的熔炉,无论原本和大宋之间是什么态度和关系,只要进入大宋之后,利益就被捆绑在了一起。
    他们需要从大宋获得工作,获得薪水,获得粮食,就必须遵守大宋的律法,奉天水赵氏为正统,认自己这个皇帝
    如此他么的生活才会更好,吃得饱,也能穿的暖,还能有工作可做,有工钱可拿,任何一个外族,无论是党项,女真,高丽,倭人,只要踏上了大宋的土地,都会不约而同的希望大宋繁荣,希望大宋强大。
    因为这些人很快就成为了大宋的一份子,而国强则民强的简单道理谁都懂
    至于奴隶的问题,赵祯也考虑过,但却没有走上那条血腥的道路,一旦资本接触到了奴隶之后,所带来的好处是无法抵挡的,但理智和人性却会逐渐丧失,最终走上毁灭。
    为了国家的崛起,萧挞里采用了奴隶制度以挽救辽朝,这是一种极端的制度,因为奴隶的成本更久就不用去计算,若是奴隶庞大到一定程度,甚至不用去管他们的死活。
    而现在,辽朝的重活,累活,脏活都是由奴隶去做的,奴隶在这个王朝完全没有地位,只要有一口饭吃,能活下去就是极好的了,而且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做劳役,没有休息,一旦生病,基本上就等于死亡。
    这让赵祯想起了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而眼下辽朝正在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虽然但也有奴隶,可这些奴隶都是罪囚发配的官奴,作为大宋劳动力的一种补充,这些人只要刑满释放后,还是可以消除奴籍的,当然有些罪大恶极之人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大宋律法已经规定,佣关系形成的主仆关系不再视同于良贱关系,而是作为服务关系存在的,他们虽然是仆从关系,但都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大宋的律法也禁绝了私属奴隶、也不允许将良民卖为奴隶。
    而在辽朝却完全不相同,辽朝的律法不但不惩治这种可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