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板甲的重装铁骑,拥有者无可匹敌的速度与力量,他们如蛮荒的巨兽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单单是气势上就高出辽人一大截,两军撞击在一起的时候,辽人瞬间就不是对手。
重甲骑兵乃是战场上的凶兽,破阵之兵,狄青率领的背嵬军在接敌的时候举起了手中的长枪,一瞬间大宋的骑兵军阵就如伸出无数的尖刺,如荆棘一般撞入了辽军的军阵。
骑兵长枪是大宋骑兵的标准装备,主要是为了在破阵的时候方便使用,赵祯对游牧民族尤其是契丹人的骑兵战术有所了解,契丹人的骑术精湛,闪避腾挪相当了得,往往能躲过很多致命攻击。
而大宋的骑兵并不过于依赖个人的马上技术,而是对军阵,配合更加看重,用狄青的话说,大宋的骑兵军阵多是脱胎于步兵之法,用赵祯的话讲就叫集团冲锋。
背嵬军的特点便是守纪律,听指挥,即便是在接敌的时候,也依然能保持军阵不散,数万人如一的进攻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
达不到要求又技术过硬的人则都去了踏白军,他们现在成了赵祯的护卫,由不得他们乱来。
赵祯在踏白军的保护下,不,应该是说在他们的裹挟下与辽人的军阵撞击在一起,踏白军皆是皇族将门之后,马上的功夫和武艺自然不弱于辽人,并且经过长期训练和族中长辈的手口相之下,攻击刁钻,防护周全,使得在辽人军阵中能从容应对。
但此时的赵祯却很羡慕狄青率领的背嵬军,这支军队就如战场推土机一样向前推进势不可挡,当然赵祯知道,狄青现在是想停也停不下,重甲骑兵最大的优势便是速度,一旦失去速度,那就意味着成为敌骑的活靶子。
好在背嵬军的人数众多,前后呼应连绵不绝,而且背嵬军中也不都是重装骑兵,还有一些身着胸甲的骑兵,这是大宋稍稍特殊的军种,背嵬军中挑选出一部分的人充当胸甲骑兵,他们皆是只穿戴坚固的胸甲和头盔,四肢上却不穿戴任何盔甲,要的便是机动灵活。
这些胸甲骑兵不光装备和别的背嵬军有所不同,就连兵刃和身材都有不一样的要求,狄青的要求他们的身高必须在六尺之上,大宋的一尺有三十多厘米也就是身高要在一米八以上而且他们的兵器只有一把骑兵军刀而别无他物。
所谓的骑兵军刀其实就是从唐横刀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长度更长,原本笔直的刀身变得有些弧度,宽背薄刃,刀身比较沉重,这样有利于增大砍劈的力度,弯刀质心远离刀柄,增加了刀的杀伤力量。
弧刃军刀能一种切割性的打击。当这种类型的刀刃边缘碰到一个目标之后,它在继续砍入目标的同时也在目标表面划过,这种对目标的切割效果增加了最初的砍击所造成的伤害。
相比之下,一把直刃武器在砍击时所的打击更类似于斧子对木头的斫击。
开始的时候这些胸甲骑兵的出现让赵祯都觉得惊讶,因为它都是狄青自己想出来并上奏赵祯的,也就是说狄青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自己总结出的经验,其中的才能可想而知,要知道这些所谓的胸甲骑兵乃是后世拿破仑驰骋欧洲战场的重要法宝
看来要论兵事,大规模战争,还是古老的东方华夏更胜一筹。
前有身着全身板甲的重装骑兵重逢破阵,后又胸甲骑兵捉刀补杀,两军完美配合之下对于辽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你马上功夫了得我大宋骑兵重甲,就和你硬碰硬让你无处可躲
这几乎是一种无赖战术,就是逼着辽人从正面和宋军作战,坚固的铠甲成了大宋的有利加成,辽人的兵器很难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