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四章 蓬莱遗秘闻(2/5)
煜道“不错,杨太真后来又在夷洲开山立派,时常返回内陆收取门人子弟,建立了东海蓬莱派,被尊为开派祖师,说起来我蓬莱派与青城派系出同源,一直亲如一家。”
    他又喝了一大口酒才继续说道
    “杨祖师墓前还有一块石碑,在上面留有蓬莱派的道统,一直无人能够参悟,师祖一时好奇心起,研究了三个月,终于勘破其中关隘。
    “那些蓬莱弟子是守墓人的后裔,其实并没有得到真传,顿时心悦诚服,将师祖尊为掌门,才有了如今的东海蓬莱派。”
    “仙山仙山”王都都见还没讲到她最关心的有点着急。
    吕煜一笑,圆脸女孩又躲到师父后面。
    “师祖参悟出石碑上的文字,发现其实只是上篇,讲的是修仙的道理,用词古奥让人难以索解,这也是历代蓬莱弟子无法参透的原因。
    “他根据文中暗藏的线索,出航多日在东方深海发现一处水下陵墓,于入口附近找到杨祖师埋的玉匣,得到道法的全篇,上面还有一段上古秘闻。
    “这道书中称这座水下陵墓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因大地变动沉入海底。
    “师祖自从得到杨太真祖师遗刻和玉盒道书,功力更上一层楼,将西山、青城、蓬莱道法融合,自此才被尊为天下道法第一。如今我蓬莱有道士三百余人,可以说是鼎盛一时。”
    在中古时代,一般道人能有几十个追随者就很了不起。
    三百道众确实惊人,这意味着需要有四五千人供养他们。古代粮食产量低,一般十到十五人能养一个脱产者,这只能解决温饱,而道士生活水平越高需要的部曲越多。
    而且获得道士的身份也是个难题,蓬莱有这么多道士,也就是说福建一带甚至浙江南部都在其势力范围,他们一定是将自己的弟子挂名到那里的道观。
    按照偏远地区一个道观七名在籍道士来算,就至少需要四十多所,如果一部分道观只挂名两三人,估计会牵涉到上百所,这需要极其庞大的人脉和关系网。
    云玄素一听就知道其中关窍,道士其实就是李唐王室控制天下万民思想的工具,也算是一种官吏,与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蓬莱派能发展到如此庞大,背后没人支持是无法想象的。
    于是她问道“不知贵派与朝中哪位贵人有干系”
    吕煜道“师祖是扶教前教主,当年收郭仲文师伯的时候,就与太皇太后订约,将福建一带划给我派。大中皇帝继位后,也派御使来澎湖更立新约,只说一切如旧。福建地处偏僻,很难和朝中权贵搭上线,如今只有飞龙使杨钦义与我派友善。他的妻子林氏出自闽南八姓之一,林家有不少子弟入我蓬莱门下,师祖通过这层关系送厚礼给他,于是便答应在朝中照拂一二。”
    王都都问道“吕师叔,蓬莱派就不怕这些宦官收了钱财不办事”
    “宦官虽然爱财,但还是比较讲信用的,这方面比文臣要强不少”
    吕煜说到这里,突然想起自己的舅舅李远也是文臣,便哈哈笑道“我是说那些厚颜无耻之人,象舅父那样不同俗流的高士自然不在其中,否则也不会升官这么慢了。”
    李远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说道“如今庙堂之上多是欺世盗名之徒,口蜜腹剑嫉贤妒能,象杜樊川杜牧那样的当代良、平张良、陈平都不得进用,何况于我乎”
    杜牧擅长兵法,在士大夫中有“小子房”之称,数次献策,却一直没机会掌兵出征。
    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还不是智慧的代名词,说到智者必然先提张良、陈平。
    李远说完这句,翻了个身又睡着了。
    郭弘等人哈哈大笑。
    这位刺史还真是有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