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修出什么样的结果,我恐怕也不知道,但对自身的好处,总是有的,未必那么清晰,但,终究不是让自己成为自己都厌恶的样子。”
笔下的字,一个个跃然纸上,因那纸上的荧荧之光,每一个文字也多了几分微芒,像是多了些思想渗透进去的晶莹璀璨,又像是那本身就代表着精神力延伸过去的灿烂。
生命有多坚定,思想有多耀眼,那光芒就会有多恒定。
纪墨没有在意这些,他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答,问题早有预测,这个闭卷考试便也好像是开卷考试一样,更不用说此前还有近乎同类的护道人,相关的问题也是意义,护道非传经,传经却可护道。
有些东西,其中的本质未必完全相同,却总有一种同质暗蕴其中,成为普世的“标准答案”。
如此笔耕不辍,三十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看到试卷写满,心中也多出了一种满足感,纪墨轻轻呼出一口气,也没准备修改,直接交卷了。
请选择考试作品。
“又到了这个选择了啊”
纪墨看着面前那万千光点,随意点了一个光点,那光点跃然眼前,放大,竟是一本经书模样,心中一动,即可翻阅。
随意再点几个,都是如此。
“果然,还是经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传经人,只看名字就知道重点在“经”上头,也就是经书的传承必然是根本,如此,考试作品就只有经书可选了。
这些经书,细细看去,都是纪墨完整默写全本的,在这方面,倒是不必多有疑虑,经书写完一本也是一种修行,中间哪怕因为某些事情短暂停止,也不会有别人来代笔,而是等到有空了再继续完成。
而最好的默写经书的方法就是尽可能不要间隔时间太长,吃个饭喝个水睡个觉什么的,都可以,但若是因此直接间隔几天那就有些过分了,默写经书的那种“意”就会因此断掉,连接不上,失了修行的本意。
这样的小要求,纪墨一向是严于律己的,所以,他的这些经书之中不会有半本的存在
呃,不对,还是有一本的。
纪墨想着,点开了一个距离大群光点比较遥远的、在边角的一个光点,光点打开,是一本无名经书,前半部分都是空白页,后半部分,才是文字。
目光定在这本经书上,经书并非无名,这是广济所写的最后一本经书,他当时气力不支,书写起来颇为费力,每一个字,好似都要颤巍巍半天,才能写出不那么摇晃的字体来,哪怕这一本经书并不算厚,他却写了很久,也只写了半本,后面再也写不上了。
是纪墨代为写完的。
也只有这种情况,才能让人代写,认为不损其意,师父之意,弟子之意,仿佛借着这本经书连续在了一起,有一种传承之意。
想到这里,习惯性地,经文已经在心中,默念至断续之处,看着自己所写的文字,继续念完了这本经书。
书页翻到最后,有些惆怅,纪墨挥挥手,任由这个光点离开面前,回到原来的边缘位置上,那个位置,若有地图,应该就是广济圆寂的那个寺庙了,当时的这本经书就留在了那里。
“不可选。”
虽这本经书很有意义,对纪墨而言有些意义,但,并不适合作为选择。
传经人,怎能不传多而传少呢
目光汇聚在那一大堆几乎重叠的光点上,这些,就是纪墨在法华寺所默写出来的所有经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