拢就完蛋了。她要是成了刘协第二,冀州的布局就全泡汤了。
这也是荀彧他们不同意的根本。
荀谌态度就很积极,“一步踏错满盘皆输,还请长公主三思。”
有些话荀谌这些外人是没法说出口的,从利益上看,刘意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长安外叫几句,当然喊是喊不过来的,但是能替刘意挣得好名声。骂完长安这群人再哭哭啼啼回冀州,昭告天下,民心,人才,皆能笼络。
戏志才道,“王司徒设下此局,想来朝中还有忠贞之臣。长公主若能联系上王司徒,入长安未必是难事。”
道理是这个道理,问题是谁去联系,戏志才出山没多久,朋友认识不少,大臣就难说了。荀谌稍微好点,不过也是半斤八两。这两个去,不是靠自己的脸打开路,而是她这个长公主。
她需要一个先行军。
主意都出了,剩下的要刘意自己决定,她想了会反问戏志才和荀谌,“敢问两位,长安有谁是股肱之臣,又有谁熟悉董卓部下”
长安局势不明,很大原因是刘意不清楚各路人马。她和所有人一样,只知道吕布杀了董卓,更多纷争。比如董卓手下得力将领,性情,秉性两眼一抹黑。
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愿意帮她打点,平安入京,周旋几方,刘意能轻松不少。知道的更多,直取长安不见得是莽撞之举。
荀谌倒是记起一人,严来说是位名人,“长公主可知边让”
考虑到荀谌是个新来的,还是荀彧他兄弟,刘意那是坦坦荡荡,半点不藏私,“不知道。”
荀谌,“”
边上吃浆果的戏志才差点笑岔气,听说过没文化的流氓,亲耳听到又是另一回事。
两个大男人在那眉来眼去,刘意自然知道在腹诽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说错话了”
她已经很努力了,无奈这年头名士一抓一大把,刘意根本记不过来。
荀谌垂头行礼,“长公主自然没有说错话。”
就是您过于诚实了些。
对面戏志才乐完摘下一颗扔进嘴里,片刻后皱了脸。
酸的。
荀谌在那给刘意八卦,“他因著章华赋名声大噪,大将军曾十分仰慕此人,若是他能为长公主先锋,想必长安之行能顺利不少。”
这人可是得蔡邕亲自推荐,蔡邕是谁,熹平石经是他写的,和卢植一起修撰史书。能等这种重量级人物推荐,可见边让名气之大。
要是边让愿意替刘意去长安,不说别的,只要能联系上那些大臣,刘意入长安也会轻松很多。
刘意心动了,“边让在哪”
荀谌笑道,“就在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