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九章(一更)(1/3)
    第二天一大早, 阮澜就带着自己的小纸条们出门了。
    她先去了最近的刘珠家,把自己做出来的琉璃牛血春瓶交了出去。
    刘珠初一便要去大舆镇拜年, 阮澜嘱托她将瓶子交给时常往来的掌柜,能卖多少便卖多少,无需像之前一般等买家定了价再出,她急用这笔银子。
    刘珠也帮阮澜卖过好几次瓷器, 原本从未去过的瓷器铺子现在也是常客。看了那么多瓷器, 她也知道阮澜做出来的东西与其他的不同。
    阮澜制瓷,每个都透着生气透着鲜活, 眼前这个瓶子就是别人常说的,像用真的血浇灌出来的一般。
    刘珠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瓷瓶, 在那些瓷器铺子里也没见过,大舆镇本来就是出产瓷器的地方,连这儿都少见, 就更别提其他镇子了。
    她有点犹豫,觉得阮澜这么卖肯定是亏的,便问她缺多少,说不准自己凑凑也能凑出来。
    阮澜摇了摇头,刘珠家里的情况她也是知道的, 只是靠种药材为生, 家里还有弟弟要供读书,哪里有那么多富余。
    刘珠见她坚持,只好让她放心,自己去了之后一定和掌柜多说说, 能多卖点便多卖点。
    阮澜临走前又依依不舍的摸了下那个瓶子,这毕竟算是她来到这里以后做出来的第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一直搁在家里没想拿出去卖。但现在情况不同,出门在外,又不知阿追何时才会再回来,身上得带些银子。
    想到这里,阮澜又仔细叮嘱刘珠不要银票,要银瓜子。一锭一锭的也不要,只要银瓜子。
    刘珠应下。
    阮澜出了刘珠家门又往刘初三家去,刘大娘擅长针线活,虽然阿追自己也会,但家里置办的总是不一样。
    眼看着阿追又长高了,肩膀也宽阔了许多,早先的衣裳肯定穿着不合适了。她仔细回想了下自己以前看的,也没人提过行军打仗的时候万一有还在长身体的,衣服该怎么办。
    既然这样就得提前准备。
    刘小五拿了阮澜的字条仔细读过,又拿了阮澜写的尺寸,突然抬头问道“是陆哥回来了”
    阮澜点了点头。
    刘大婶在旁说道“阮姑娘放心吧,己安对我们家里有恩,我拼了老命也给他做好。就按着你说的日子和大小数量做。我一个人做不完,请边上几家媳妇一起做。她们这时候也都闲着,平日做些缝缝补补的手工活呢。”
    阮澜连忙递上去银子,请刘大婶叫自己的大姐妹们一起。
    这一次给阿追做衣服连着再大些的都做了,以防万一。大过年的让人不消停的赶工,她还有点不好意思。
    刘初三听说陆追回来了,和刘小五就要往阮家去,在两人心里他们陆哥现在已经是大英雄了,管他有没有朝廷奖赏。
    刘大婶一把拉住刘初三“你们去干吗”
    刘初三“去看陆哥啊好久没见怪想的,也想问问外面打仗苦不苦,要是还行我也去挣个名头。”
    “呸”刘大婶啐道“就你这三脚猫的本事,怎么和人家比你老实在家呆着,咱们也用不着你挣名头,你仔细把家里的地打理好,转年给我娶个姑娘回来,让我抱大胖小子就是天大的功德了。”
    阮澜在旁只是笑,她看的出来,刘大婶对这两个儿子向来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哪里是嫌弃,这是心疼呢。她又想到陆追,若是阿追的父母都活着,肯定也是舍不得他这么去的,平平安安就比什么都好。
    可阿追什么都没有,他便只能靠自己。
    阮澜深吸了一口气,挺直腰板没事儿,阿追还有我呢小伙子运气好,碰上我这样的大靠山
    “娘,你就这么看不起我”刘初三扭着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