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第二日的新帝即位大典上,原本没看明白的人也看明白了。
因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在大行皇帝停灵之时,毓坤便行皇帝之责,但其实只有在过了今日的即位大典之后,她才真正成为皇帝。
天刚一亮,到了由钦天监卜算出的吉时,她便先换上成服,到奉先殿的大行皇帝神位前磕头,同时由礼部官员到告庙。
之后钟鼓齐鸣,她再换上明黄的衮服,登上午门城楼祷告上天,百官在鸿胪寺卿的引导下穿过左右两列跪在御道之旁,待皇帝从午门城楼下走入皇极殿,按照官职鱼贯入内朝贺,再由司礼监宣读传位诏书,皇帝接受三叩九拜。
原本这传位诏书应由蓝轩宣读,毓坤也确实未有异议,但在诏书宣读完毕,她要去拜见两宫太后的时候,却屏退了身边人,只带了冯贞去。
蓝轩自也被排除在外,这在外人看来就很有些微妙,新帝偏宠自己的幼年大伴,恐怕不日这司礼监也要易主,这样的流言很快流传起来,令人很是惶恐。
而更加惶恐的是冯贞,他悄悄看一眼毓坤,又悄悄看一眼蓝轩,在心中想,这两人不知闹什么别扭,倒让他成了皇帝身边的佞幸了。
但毓坤却毫无察觉,她对蓝轩的疏远主要是心里别着劲儿,是不经意流露出来,倒不是做戏,故意不给他脸面,这一次她不带他去,只是因为她有话想单独和薛太后说,不方便外人听。
自打当了皇帝,她还没能同她娘好好说上句话。
然张太后看在眼中,心中暗暗欢喜,不禁在心中想,还真叫蓝轩说着了,新帝这才刚即位,便想将人甩开了,无怪乎当日蓝轩那么着急要见自己,想来倒是个有远见的。
这么着,她心中不免盘算起来,如何能将蓝轩拉拢过来,一同找个机会,将皇帝废掉。
虽然已安稳当了太后,但她依旧意难平,且隐有不安的是,自打那传位诏书下来,毓岚那孩子就一句话也没说,她很有些担心他因此磨灭了气性,失了夺位之心。
这厢景仁宫中张太后惆怅百转,那厢仁寿宫中薛太后面上终于见了点好颜色。
身边伺候的宫人皆退下了,薛太后坐在榻边,将跪在她面前的毓坤环在怀里,很是怜惜。
虽然她的女儿已十六岁,身上明黄的衮服绣着日月山川的十二章,有了少年帝王的英俊身姿,威仪凛凛,可在她面前,薛太后依旧觉得,她仍旧是个孩子,她既想保护她,同时也知道自己也该放手。
这样矛盾的心情缠绕着她,过了会,薛太后感到毓坤松开了她,沉声道“从今往后,有朕在,定不会叫母亲辛苦。”
薛太后怔怔抚着她的面颊道“以前的事,是娘对不起你,但如今既已走到这步,也只能走下去。”
听了这话,毓坤沉默下来,之后重重点了点头。
在做太子的时候,她想的是,等日后做了皇帝,一切都会好起来。然如今真做了皇帝,她却觉得,要考虑的事更多了,从长远的角度讲,她这女子的身份就有很大隐患。
然而,她退无可退,便是再难也要先走下,因为她还有母亲,她还有妹妹。
即位大典之后,因两宫太后皆已移宫,毓坤也由之前的慈庆宫搬至乾清宫。
乾清宫五进九间,两侧又有数间配殿,恢弘阔大,皇帝寝居便设在西暖阁,而平日处理政务的地方便在另一个侧的东暖阁,中间的正殿是召集朝会的地方。乾清宫之后是交泰殿,再往后便是坤宁宫,因她尚未大婚,那处便空着,坤宁宫左右两侧便是东西六宫,如今她不仅未立后,就连妃嫔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