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青年作家晚宴(1/3)
    hi您好。见到我就说明小天使需要再多买几章了哟。  至于内容嘛林灯也不太清楚。毕竟她高中是理科生, 历史这种科目只需要参加“会考”, 学个差不多就行了。

    现在倒是不用林灯自己去看了, 姚启安的忠实“粉丝”郝文华,已经通过他的实际行动生动形象地向林灯展示了这篇文章的精髓。

    对于这种“女子学习就是为了辅助丈夫和孩子”的思想, 林灯当然是不认同的。

    但她得承认, 在这个时代, 身为男权社会长期利益既得者的男性肯支持女子读书, 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她也不好对人家太过批判。

    毕竟比起那些坚持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好上太多了。

    而且别说是在这个时代了, 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还是有很多地方的女人上学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嫁一个“好男人”,有一个“好归宿”

    想到这些, 林灯对郝文华还算客气地说“郝先生, 不好意思,你对于女子教育的看法, 恕我难以苟同。我承认,女子若是读了书,会对孩子的教育有益, 会给丈夫在新派人士面前添一些所谓的光彩, 但这不该是女子教育的最终目的。女子读书的目的应该和男人一样,是为了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郝文华诧异地看向林灯“可是女子天生柔弱, 何须强行命她们去学习那些男人才会用到的知识呢至于工作,则是更加没有必要了。我相信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一定不会嫁给养活不起她们的丈夫。”

    林灯摇摇头“女子和男子一样都是人,不应该存在附属关系。您的说法表面上是在体贴、照顾女性,可实际上并没有尊重女子的独立人格。”

    林灯是一时没忍住自己的吐槽欲,话赶话地和郝文华说到了这里,可这句话说完她就有些后悔了她似乎已经表现得不像是一个文盲了。

    好在郝文华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此时此刻,他满脸的震惊,关注点完全集中在了林灯刚才所展露出的思想上。

    “你你可是姚先生的妻子啊,怎么能反对姚先生的教育理念呢”郝文华不禁露出焦急的神色来,“你说的这些话,倒有些像是闻说写的那些文章里说的,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闻说

    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

    民国时期恰逢时代变革,英才辈出,有许多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名字都为世人所熟知。

    而在这其中,闻说绝对是最出名的一个。

    他和姚启安一样少年成名,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青年运动的领军人物。

    不过和姚启安不温不火、甚至有点软绵绵的文风不同的是,闻说的文风十分犀利,总是猛烈地抨击着封建社会的弊端和种种封建思想的害人之处。

    不仅如此,他还以笔为剑,看谁不顺眼就“炮轰”谁,就连政府要员他也绝不手软。

    在民国期间的大大小小各种运动当中,几乎都能看到闻说的文章,以他独特的方式起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我国某位开国伟人曾经说过,闻说的一支笔,让国人的思想进步了起码十年。

    如果没有闻说,就无今日之中国。

    林灯并不爱好文学,但闻说的影响力太大,以至于她很小的时候就曾听说过他的名字。

    随着年龄渐长,她对闻说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虽说闻说的文章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那几篇之外,林灯基本都没看过,但她知道闻说在文坛的地位有多高,甚至可以说是封神都毫不为过。

    据说现代的许多作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