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果云清流真身穿越到历史上的秦朝
正文
棉花絮太少怎么办
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怎么办
无数人重新回到了少府相关产业之中, 偷偷的卖了。
他们以为别人不知道, 其实少府的人全都看在眼里。
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有发现似的。
这一年, 搜集到的棉花絮还算多。
少府的人把它们织成了布,又染上了颜色, 绘制了图案。
秦始皇表示非常满意, 留了一部分给自己或者太华夫人后, 其他的就赏赐给了王公大臣们。
那些大臣们新奇了一会儿,转头就将其抛之脑后。
毕竟棉花虽然好,却没有丝绸好。
在有丝绸的情况下,他们还看不上棉花。
来年春天,更多的人得到了棉花幼苗。
只是还是和去年一样,只能得一颗。
老百姓们没有什么意见, 欢欢喜喜的种田。
按照少府的人所传授的那样,认认真真的伺候棉花。
事实上,棉花的种植有些困难, 各种各样的工序繁多。
少府之所以这么做, 除了让更多的人接触棉花之外,也有培育他们种植的想法在内。
如果之前种的不好, 那还是不要糟蹋棉花幼苗了。
因此今年分发棉花幼苗的时候, 有一部分人就没有得到。
当得知具体的原因后, 所有人都惊呆了的同时,更加小心。
如果种的不好,就没资格种植棉花了, 好惨。
除了种植棉花外,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沙薯了。
由于去年的沙薯收获够多的缘故,不必要将所有的沙薯都种植下去,只需要一部分就好了。
人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种了满满一大堆。
去年的沙薯足够今年一年吃的,今年种植的沙薯也会足够明年一年吃的。
那么问题来了,其余的地方种什么呢
如果是棉花的话,暂时还不需要。
因为棉花只有一颗,种在自己的门口就够了。
同时也因为有人看着的缘故,不怕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给自己捣毁了。
少府那边可不会听人解释,不管什么原因以至于棉花没有种植成功,又或者产出数量稀少的,都没有资格再去种植棉花。
老百姓们想了想,把各种各样的东西都种了一些。
因为只要是食物,什么都卖得上价。
包括刚刚兴盛的沙薯,也可以卖给少府。
秦始皇却是不知,因为少府所需要的东西太多的缘故,已经无师自通了宏观调控这一套。
国家统一收购各种粮食,也就不怕其他人在中间搞鬼了。
与此同时,那些以粮食为商品的大商人倒了霉。
现在的老百姓都不卖他们粮食了,要卖就卖给少府。
因为少府给出来的价格高,那些大商人是比不了的。
私底下,这些大商人锤头顿足。
以前卖盐的商人全都改行了,卖油的卖酱的也是。
现在轮到他们卖粮食的了,可悲可叹啊
反倒是少府赚了一个盆满钵溢,上上下下都透露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铜臭味。
老百姓们辛辛苦苦的一年下来,那都是为了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