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看了看这个跟自己半点不搭的小拖车,李幼荣“嗯”了一声答应了。
杨奶奶去的这个菜场治理得挺好,干净整洁,虽然也有一些老农挑着担子叫卖,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影响到菜场客源的流通。倒是李幼荣,因为长得太好又有举着家伙的摄影师跟着的缘故,一直有人好奇的故意凑过来看。
李幼荣抿了抿嘴角,挺不自在的。他朝周围的人欠了欠身,然后小跑着追上了杨奶奶。
那个时候,杨奶奶正在买辣椒,她跟摊主用方言对话,一开始李幼荣也听不太懂,谁知道后来突然来了个人帮忙说话,说着说着还拉了拉李幼荣。
李幼荣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周围凑过来看热闹的市民们都笑了。
总之走出菜场后,杨奶奶满脸高兴的朝拉着拖车的李幼荣说“我算了算,今天买这么多菜便宜了五块钱,都是你的功劳啊。”
李幼荣想想刚才的情况,大概也猜到什么原因了,他忍不住问“我演的那部戏,真的有这么多人看吗”
“主要是小孩子喜欢,站在家里的电视不都跟着孩子看呢嘛。”
“您也觉得好吗”
“你挺帅的。”杨奶奶哈哈了一声,然后问“你后面是不是会喜欢上女主角啊,我感觉你现在对她已经有点意思了。”
“这个我也不知道啊。”因为要上楼梯,李幼荣索性把拖车扛了起来,“现在剧本我都还没拿到手呢。”
杨奶奶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她看着李幼荣“嚯”了一声,“想不到你看起来白白净净,还是挺有力量的嘛。”
这话李幼荣就笑笑。
杨奶奶住的房子,两室一厅。出于节目需要,摄像师特意将整个客厅拍了一圈,尤其是墙上杨奶奶儿子的照片,摄像不仅给了特写,还故意停了几秒。
这是故意打温情牌的意思。
杨奶奶看到摄像师的动作却没说什么,她系好围裙,朝李幼荣说“小李啊,过来帮我打下下手吧。”
“诶,好。”放下杨奶奶刚刚给他倒的茶,李幼荣撸起袖子就往厨房走。
然而向来与厨房绝缘的李大少爷,不仅不会做饭,也没有给人打过下手。
做了这么多年饭,杨奶奶一过眼就知道李幼荣没弄过这些,但她什么也没说。或许是身边许久没有这么一个人陪着了,老人家也很是珍惜这次机会,一直在跟李幼荣说着话,还十分耐心的教他折菜洗菜切菜。
就好像是一对亲祖孙。
一顿饭,五菜一汤,两人愣是弄到中午十二点才做好。把菜端上桌,因为心情不错,杨奶奶还拿了一股一家酿的米酒过来。这酒后劲挺大,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半壶酒下肚的李幼荣有些晕乎了。撑着发热的脸颊,他朝老太太笑了笑,“奶奶,今天过节,我给你来一段儿助兴好了。”
在戏园子里长大的李幼荣说的“来一段”,那就只能是戏了。他站起来,在杨奶奶乐呵呵的目光里,撩着袖子,架势一摆,开口就唱“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杨奶奶看着醉眼朦胧的李幼荣有些失神,半晌后莫名一笑。
摄像师这时候也忍不住了,“这孩子是喝醉了吧”
杨奶奶把两个空碟子叠好,抬头问“吃完饭你们就会走吧”
“是的。今天打扰了。”
“待会儿能不能把机器关了让我小李说会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