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后,侍女显然也有些撑不住了,忽的抬起手,掩面痛哭起来。
在她想来,她现下把这些事交代了出去,幼弟性命肯定是要不保了。可若是她不说,秦王立时便会要了家里其他人的性命
两边都是人命,都是至亲,偏偏却要她从中作出抉择,舍弃掉一方的性命。这对她来说,实是无法形容的残酷与痛苦。
秦王却是铁石心肠,不仅对她的眼泪无动于衷,还冷着声追问道;“你还没说,那幕后之人的身份”
侍女抽噎着抬起头,想了想,慢慢道“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自称是姓刘,生得高盼,好似是在长安做生意,人脉极广。对了,有一次我与他在平康坊遇见,听人叫他刘掌柜,仿佛是平康坊的常客或是熟人”
秦王得了消息,这才收了剑,侧头吩咐了两句,很快便有侍卫领命去平康坊去查那个“刘掌柜”。
也就是此时,霍璋已是走了过来,他紧盯着跪在地上抽噎哭泣的侍女,忽而开口,沉声问道“关于那个刘掌柜,你是不是还有什么没说的”
侍女像是被噎到了,瞪大眼睛看着霍璋。
霍璋没看她,只不紧不慢的道“你是个聪明人,既是说了,何必还要说一半藏一半”
侍女沉默片刻,脸色似是变了变。
秦王仿佛也意识到了什么,眸光如钉子般钉在她的脸色。
侍女终于还是撑不住了,只得开口应道“那个刘掌柜背后应该还有厉害之人”
“当时,他怂恿我对王妃动手时便说漏了嘴,说是王妃这胎养得太好,孩子太大,生产的时候肯定要出事,多半是要用上催产汤的。那刘掌柜还与我说,这种时候,只稍微动点手脚,重则母子双亡,轻则王妃产后血崩,绝对是神不知鬼不觉”大概是哭了一阵子,侍女的声音听上去有些沙哑,但她还是慢慢的把话说了下去,“我当时就想,他能如此清楚王妃的怀象,多半是在太医署有人,说不定就是宫里的贵人。又或者,王妃贴身伺候的人里便有他们的眼线正因如此,我才怕了,实不敢再和这人强撑着,生怕他真会要了我幼弟的性命,只得依他的安排做事。”
果然
这些年,秦王一直在外征战,战场上杀伐决断惯了,这些小节上自然也不大注意。反到是霍璋,他经历得多了,自然也很是解了这些底下人的心思很多时候,上位者并不将这些下人放在心上,只要忠心听话便好。
可霍璋却是深知这些人并不是木偶,也有自己的心思以及生存智慧。
所以,霍璋适才在侧听着听着,便觉不对这侍女既然一开始没有立刻答应那个刘掌柜的要求,甚至还想过要去回禀秦王妃,显然也算是个聪明人,绝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就范。甚至,被秦王审问时,她宁愿自己去死也不愿透露幕后之人的身份,若仅仅只是为了个落于人手的幼弟,就这样干脆利落、毫无犹豫的舍了自己的性命,那未免也太无私了吧
所以,多半是她猜到了幕后之人位高权重,知道对方不可力敌,心存畏惧,偏幼弟又在人手中,她怕惹急了对方还要殃及自己剩下的亲人,只得依命,甚至情愿替人顶罪,自己去死,以求了结此事。
若非秦王当机立断,即刻便用她全家性命威胁,这侍女怕还真不敢说。
哪怕说了,她亦是不敢全说,仍有所保罗。若非霍璋仔细,复又逼问,她只怕是绝不敢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的。
然而,侍女的话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