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涅夫的话让索科夫的心里升腾起了希望,他连忙追问道“军事委员同志,请你如实地告诉我,到底征集到了多少自行车”
“一千三百辆。”卢涅夫说出这个数据后,看到索科夫的眼珠子都快掉到地上了,不禁得意洋洋地说“司令员同志,这个数据是不是吓你一跳啊”
“没错,的确吓了我一跳。”索科夫丝毫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好奇地问“军事委员委员,从哪里冒出这么多自行车呢”
“索科夫将军,我想我应该知道答案。”没等卢涅夫说话,马纳加罗夫就插嘴说“你也知道克列门丘格位于第聂伯河岸边,地形复杂,公路状况差,城里居民的出行,如果单纯依靠公交车和马车,肯定是不方便的。因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城里购买自行车的家庭就越来越多,这种交通工具就成为了一家人出行的首选。”
索科夫想到自己在莫斯科,除了邮递员外,几乎没有见过骑自行车的人,便纳闷地问“可是就算是首都莫斯科,街头骑自行车的人也不多吧”
“索科夫将军,莫斯科骑自行车的人少,也是有原因的。”马纳加罗夫向索科夫解释说“自行车的生产,都是事先计划好的。凡是在百货商店里购买自行车,都需要向售货员自行车票的”
马纳加罗夫的话,让索科夫联想起了几乎所有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买米需要粮票,吃饭需要粮票,买油需要油票,买糖需要糖票,买布需要布票,买电视需要电视票,买自行车自然也需要自行车票。几十年后尚且如此,更何况物资短缺的四十年代呢。
索科夫沉默了一会儿,想起了一件事,便试探地问马纳加罗夫“将军同志,如果购买自行车都需要凭票的话,克列门丘格的市民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车辆呢”
马纳加罗夫扭头和自己的军事委员戈罗霍夫对视一眼,呵呵地笑着说“索科夫将军,我的军事委员上午到自行车厂去了解过。这里的自行车厂每年所生产的产量,一半是供应给莫斯科,剩下的一半则在本地或附近的城市销售,因此能在半天时间内,征集到一千三百多辆自行车,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马纳加罗夫的话,让索科夫心中燃起了希望。如果自行车厂能在生产八百到一千辆自行车,那么自己的部队就有两千人能骑着自行车参加战斗。想到这里,他谨慎地问戈罗霍夫“戈罗霍夫将军,既然您今天去过自行车厂,我想问问,那工厂近期能恢复开工吗”
“我和厂长谈过,厂里大多数的技术工人都还在。只要原材料齐全,那么随时可以开工。”戈罗霍夫有些沾沾自喜地说“厂长向我保证,每天的产量可以不少于一百辆。”
随时每天的产量只有一百辆左右,但索科夫知道在目前的情况,这恐怕已经是自行车厂的极限了。就算自己给对方下达什么强制命令,对产量也没有多大的帮助。他点了点头,说道“如今的情形,每天能生产一百辆自行车,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我们不能强迫对方盲目地提高产量,免得带来不好的影响。”
“那也应该派人去监督啊。”戈罗霍夫提醒索科夫,“不管怎么说,他们在敌占区生产了两年,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根本无从知道。我担心如果在他们生产时,可能会有隐藏在其中的破坏分子,对工厂进行破坏。”
“这一点可以放心。”索科夫安慰戈罗霍夫说道“工厂也是我们的重点防范地区,我们安排了不少的人手担任警戒,绝对不会让敌人搞破坏的。”
“司令员同志,”卢涅夫见索科夫将监督生产的任务,交给了戈罗霍夫,心里不仅暗松一口气,这种事情得罪人不说,琐事还特别多。既然戈罗霍夫愿意接受这个混乱的摊子,他简直是求之不得“那我接下来的任务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