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索科夫就开始动笔,在本子上写下了兵临城下的字眼。
但接下来的写作,比想象得要难得多,毕竟他只看过电影,而没有看过。如今要把电影的内容,变成一部,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至于写了一个多小时,他也不过写出来两百多字。
见创作的效率如此之低,索科夫顿时没有了兴趣,真是没想到,有些事情看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兵临城下这部电影,他前后看了五遍,里面的剧情是烂熟在胸,可要转换成文字,似乎却没有那么容易。
索科夫把铅笔往桌上一扔,起身背着手在屋里来回地走动着,脑子里在思考应该怎么做,才能把电影里的内容,顺利地转化为一部吸引人的。
不知在屋里走了多久,他依旧没有任何的思路。就在这里,放在墙边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他走过去抓起话筒“喂,哪位”
听筒里传出了雅科夫的声音“米沙,你的书写得怎么样了”
“不怎么样,有点写不出来。”索科夫苦笑着说完这话,反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我搞了两罐腌黄瓜和一瓶红酒。”雅科夫在电话里说道“要不,我们喝点”
“算了,我现在都头痛的要命,再喝点酒,就更写不出来了。”索科夫说“况且你也知道,我很少喝酒的。”
“既然你不喝,那就算了。”雅科夫说道“等晚上我约爱森斯坦同志一起喝。”
听雅科夫提到爱森斯坦,索科夫又不禁想到了对方劝说自己写关于卓娅的剧本一事,他的脑子里猛地冒出一个念头,虽说我不能写卓娅,但我可以写其他卫国战争中的女兵啊,比如说有名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年,被导演罗斯托茨基搬上了银幕后,又先后被翻拍过几次。更重要的是,这本里基本没有提到史达林,就算拍摄之后,恐怕也不会有被封禁的危险。
想到这里,索科夫重新坐回到桌前,拿起铅笔在一本空白的本子上写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部他看过不下二十遍,对里面的剧情早已熟记在心,写完书名之后,他就直接开始写的正文“在历史的眼中,莫斯科已经不再拥有静悄悄的黎明。
太阳刚刚升起,拥挤不堪的外环公路就变成了一条凝滞的车河,被大城市“交通病“惹恼的司机狂躁地按着喇叭,制造着让人厌烦的噪音。有的人已经习惯了这一切,在方向盘上摆着一份报纸,静静地等待着。”
如果说写兵临城下时,还属于创作,此刻写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纯属是默写。创作,要思索和推敲,速度肯定快不了。但默写的速度就要快多了,当雅科夫推门进来时,他已经写了差不多两千字。
雅科夫来到桌前,看到其中一个本子基本写满了,便拿起来浏览。当他看清楚书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时,不禁一愣,随即反问道“米沙,你不是说写关于狙击手的么,但我看这个书名,是否和你说的不一样。”
“我本来想先写和瓦西里有关的兵临城下,”索科夫如实地说道“但感觉状态不好,正好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就先写出来。”
听索科夫这么说,雅科夫再次拿起本子浏览起来“171会让站军运指挥员瓦斯科夫准尉从薄雾中冲了出来。他大步跨过铁轨,正好赶上尾车在身边驶过。他伸手抓住扶手,略显笨拙地跳上车厢踏板。瓦斯科夫今年春天才满了三十二岁,可长相却老得多,仿佛足有四十来岁。浓密的胡须掩住了厚厚的嘴唇,脸上的表情永远都耷拉着,不管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