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长虽同朝为官,平素里却也不算关系密切,一阵略带尴尬的寒暄过后,李乾佑命人将薛讷与高敏请上堂来,准备开始问案。
薛高两人与堂外相见,插手互相行礼问好。衙门外围观百姓见到他二人,忙对同伴道“上次就是他两个,吵得好厉害,今日又有热闹看了”
“我想那个小白脸赢,他比那黑脸的还俊”
“吓,他可是替那红衣夜叉脱罪的。”
“天呐,怎的这般没良心,那还是让那黑脸小子赢了罢。”
在百姓嘈杂的议论声中,薛高两人各怀心思向衙厅走去,向几位官员行礼后,分列两侧,等待传唤嫌犯和人证。
未几,樊宁在两名官差的押送下上堂来。都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从前不懂,现下才终于明白,那种牵肠挂肚之感是多么的刻骨铭心。但事情尚未了结,两人皆不敢造次,相视一眼,便赶忙偏过头,生怕旁人觉察出自己的异常。
庭上坐在偏左位置,负责主持推进审理过程的,乃是司刑少常伯袁公瑜,即那日太子李弘口中仗义执言的刑部副主司。其官阶虽然在李乾佑之下,但才思敏捷,秉公持正,值得信赖。薛讷不由得佩服李弘安排得体,即便尚在东宫禁足,仍在竭尽所能助自己断案。
见所有人皆就位,袁公瑜拍了拍惊堂木“诸位同僚辛苦,此案及至今日,已迁延数月,七日前,太子殿下于此主持公断,薛明府与高主事提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论断。薛明府有物证,高主事则有人证,故而太子殿下要求今日重新论断,务必人证物证契合齐全,切不可结冤案错案,更不可放过一个歹人薛明府、高主事,你两个身在我等之前调查此案,万不可辜负二圣与太子殿下的期许,可明白吗”
“是”,薛讷与高敏拱手应和。
“好,文书可以开始记档了。薛明府,听说你在这七日内,已有了新的斩获,是吗”
“正是”,薛讷上前一步,开始己方的陈词,“自打上次论辩后,下官一直在追查别院的几个侍卫。因为无论做下此案的是樊宁还是下官所说的贼首,若无内应,则此事必不能成。故而下官与我蓝田武侯抓紧核查,于昨日将在西市分赃的田老汉与贼首抓了个现行。贼首武功高强,暂未能将其捉捕归案,下官已通报刑部与大理寺发出贼首的通缉令,但共犯田老汉对其罪行供认不讳求请带田老汉上堂。”
得到袁公瑜的首肯后,两名武侯将田老汉带了上来。袁公瑜一拍惊堂木,朝堂下喝道“田老汉,你如何参与谋划弘文馆别院纵火案,如实招来”
经过一天的关押,田老汉整个人蔫了许多,已不复昨日被捕时那般嚣张,许是想通了如实招供能求得减刑,他张张口,花白胡须随之颤颤巍巍,可怜巴巴道“草民田某,年少时学武从军,曾在长安城坊间任武侯,因多年前未核查出房遗爱运送入坊间的谋逆兵刃,受到牵连,被撤职收监。有孕在身的妻子听闻此噩耗,惊惧流产而亡,从那之后,草民便孑然一身,没有了归处。后来赶上圣人立天后,大赦天下,方将我清除案底放了出来。此后田某便一直在蓝田县村学里教书,穷困潦倒,食不果腹。五年半前,蓝田县要修建弘文馆别院,招募守卫,草民因为有过当武侯的经历,又能写一手好字,便被选为武库守卫。但草民此前生活无着时欠了村霸的钱,对方得知我成了武库守卫,就天要价。为了还清借款,我实在无法,便偷拿武库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