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公孙瓒又自持世家子弟的身份,对于刘显这样这么小年纪的少年还真的不怎么放在眼内。
这个其实也是跟这古时代的那种重农轻商的思想有关系。也就似君子远庖厨的说法差不多。
世家子弟就是世家子弟,贵族就是贵族,一般平民百姓就是一般平民百姓,奴隶就是奴隶,这些,人分三六九等,分得很清楚。
公孙瓒在公孙家,因为本是庶出的关系,受尽了冷眼,所以,对于这种高低贵贱很清楚了解,心里也分得很清楚。
在他的心里,如果刘显单纯是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来拜见他,那么他倒会以礼相待,可是堂堂的一个汉室宗亲,却干着行商的事,如此,他就不太看得上刘显了。
当然,在他的心里面,就算是汉室宗亲他也不会放在眼内。因为他的直属顶头上官刘虞,他不就是汉室宗亲么就算是刘虞,只要跟他的理念有冲突,那么他都不会放在眼内。刘虞的命令,他说抗命就抗命的。刘虞派人来调他退军返回石北平,他就是不退。公孙瓒始终都认为,对待造反的贼军,对待背叛大汉的异族人,就一定要坚决的打击,要彻底的消灭掉。
公孙瓒之所以敢于抗命,那是他现在的确并不缺钱粮。
公孙瓒少年发迹,获得涿郡太守刘基赏识,取得其女儿为妻之后,经其岳父运作,又拜了几个师父,后拜卢植,在仕途青云直上。现在,公孙家也已经接纳了公孙瓒,家族扶持。可以说,这些年来,公孙瓒还真的没有遇到什么的挫折。
其岳父虽然因为犯事而不再担任官职,可是还有一定的影响力,起码还有着丰厚的家底。另,新近公孙瓒又软硬兼施的获得了一个大富商效忠,此富商乃是右北平最大的粮米商家,易家。
所以,抗命不遵刘虞的命令,对于他来说,影响并不算是太大。就算刘虞使绊子,不给他的军马钱粮,他自己也可以有办法解决。
其实公孙瓒的政治觉悟也很高,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他需要的,就是要牢牢的掌握着手上的军马,掌握兵权。同时,他需要战功,只要他打出威名,那么下面的军马才会更加的服他,愿意追随他。
万一他听从调令,退军返回右北平镇守的话,那么他就真的受制于人了。起码,在这前线,他的军职是最高的,朝廷的边关守军,他都有权调动。可他一旦听调回去,那么他就仅只剩下三千骑兵是他的部属,别的边关守军跟他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到时候,刘虞另外派任一员将领前来,就可以节制那些军马。
正因为公孙瓒看到这样的情况,所以,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放弃继续攻打叛军的。
但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寒冬御寒的问题。
这刘虞卡住了这方面的物资供应,让公孙瓒也无可奈何。这临时临急的,一时半刻也生产不出来啊。不得已,现在公孙瓒也只能够是跟张纯、丘力居的军马对持,却不能主动向他们发起攻击。
说实在,如果不是公孙瓒早就打得那些异族人害怕,害怕公孙瓒的骑兵的厉害,说不定张纯、丘力居他们会反过来进攻公孙瓒了。
此时,刘显跟他说到了这厚棉衣的事,公孙瓒真的不得不放下姿态,正眼看刘显了。
公孙瓒总不可能一直如此跟叛军对持下去的。他抗命不遵,又没法打败张纯、兵力居的叛军,那么刘虞就有可能拿这个来做文章。
你不退兵,又不进攻,留在这里干什么不退兵,就是不遵从命令;不进攻,就是怯战畏战。退又不退战又不战,想造反吗如此,刘虞就有了由头再给他下退兵停战的命令,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