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怕死,也不怕严刑逼供,更不怕被处以极刑,但他害怕无人问津,害怕自己被世人所遗忘,更害怕与外界断绝了一切消息来源。
看不到棋子所在,看不到棋局变化,对于一名高深的棋手来说,这样的感受简直是比死还难受。
外界对于刘健的喊打喊杀声依旧延绵不绝,刘健为政三十多年间做的各种政绩开始被人翻了出来,鸡蛋里挑骨头,将刘瑾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反倒清算了一遍。
曾经被满朝文武夸赞为善政良策的各种举措,随着刘健的坍塌纷纷一夜之间变了味,要么成了祸国殃民的乱政,要么成了不作为的怠政,开始被全部抓出来鞭笞了一遍。
对于这位几十年的老友,大家都已经失望透顶了,大家想不通是什么让那位将毕生精力献给了这个国家的,将满腔热血投入到了大明帝国之中的刘公变成了这般模样。
又到底是什么让那位满嘴仁义道德,做事刚正不阿的刘公变得如此狼狈不堪,就连最基本的信义也被吞进肚里喂了狗,为了自身的一己之私甚至不惜煽动百姓情绪,让百姓上街游行示威,还怂恿百官同僚,让其到午门之外长跪不起
刘公近些日子以来做的事情,随便抓住一件来都是抄家灭族的大事,只要有一件让他得手,那造成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又一次的鞑靼人进犯。
比起当年的杨廷和父子,刘大夏,甚至是把持国家盐务长达十多年的叶家都还要严重许多,毕竟几人的职位和权力不同,造成的影响和对国家的损失也大相径庭。
正如资治通鉴所说“为官者,有才而无德,祸甚矣。”一般的官员或者百姓,你就算是给他机会放着他祸国殃民,他能造成的损失也是有限的。
可是像刘健这样的人,一旦动了歪脑筋,随随便便在国事上上下其手运作一番,造成的后果就将是国本动摇的大事。
最重要的是,诚如这次事情,因为刘健的人设和门生故吏党羽遍及朝野,就算是他错了,由于人们的普遍认知,大多也会继续盲从和拥护刘健。
再加上刘健刻意在暗中若有若无的煽动一番,百官们的方向标立马就会发生转变,这就是权威的压迫性和束缚性,犹如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人们的心头。
次日一早,又到了例行的早朝,也是刘瑾回来以后亲自主持的第一次早朝。
又站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刘伴伴的心头有了一丝别样的感觉。不同于以往的自豪和得瑟,也不再是荣耀和轻松,自从这次从辽东回来以后,感受过民心所向带来的喜悦的刘公公,开始理解了什么是责任。
作为大明帝国“内相”,刘瑾开始知道了自己肩上扛着的责任,而自己所执掌的司礼监,也不再是自己权势的象征和争权夺利的工具,开始成了真正的为大明每一件国策批红审核的国家机构,成了为天下,为百姓们谋福利,为国家图发展的行政机关。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刘瑾的声音不同于以前刺耳的公鸭嗓了,声音显得很是微弱,犹如大病初愈一般,站在朱厚照旁边也是渐渐显现出阵阵疲惫。
对于刘公公的“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要是以往少不得又要有人跳出来指着刘瑾说上一些“无信无义,无德无良,甚至是欺君罔上”之类的话了。
可是如今,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位大太监从此以后算是彻底洗白了,就连刘健这样的权臣都倒在了刘瑾的脚下,以后又还有谁能够阻拦这位权阉的崛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