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存良在内的八人吓得跪倒在地,心里头不敢再有丝毫别的想法。
“最后,凡是有不听劝阻管教,恶意滋事的百姓,统统给咋家抓起来天塌下来,咋家给你们顶着总而言之不要怕,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要是耽搁了陛下的大事,你们都得为咋家陪葬”
刘瑾在辽东作威作福的同时,朱厚照在北京城里也没闲着,一方面忙着照顾已经苏醒过来的刘良女,一方面开始研究自己的“造冰大业”。
得知了消息的张太后,立马就高兴的从仁寿宫难得的搬到了豹房里,这可把朱厚照给高兴坏了。
自从豹房建造起来以后,自己不知道邀请了这位母亲多少次过来一同居住,免得一个人久居深宫冷清,可都被张太后以“宫中亦是家,不可无人也”这样的理由给多次拒绝了。
“果真是隔代亲啊”朱厚照感叹了一句,不过对于这位母亲的到来还是倍感欣喜的,刘良女也是体验到了母爱的光辉,一家人其乐融融。
让人照顾好了母亲和妻子,朱厚照就开始去了“大明精工集团”,开始让人研究冰棍的制造产业。
可别以为冰棍这玩意是后世有了冰箱才开始兴起的,这东西可不是现代人的专有物资,早在唐代末期,冰棍的雏形就已经开始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了。
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以后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人,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宋代,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只可惜,出现归出现,冰棍始终没成为一条产业链开始普及于大众。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人们眼光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则是受生产物资的限制。
因为制造冰块,必需品就是硝石。而这硝石,往往都是作为军用物资出现的,因为硝石往往是在生产火药过程中的遗留物品,一般人很难有渠道搞到它。
而有这个资本的官府,又看不上这点利润,毕竟在“士农工商”思想的影响下,这群“士”对于最末等的“商”,向来都是看不起的,更不会将自己降身份成为一个商贾了。
所以说,冰棍的出现是必然的,消亡也是必然的。这冰棍也就仅仅成了一时兴起的弄潮儿,在达官贵人自己的冰井里头被私藏了起来。
别人看不上,可不代表朱厚照看不上。在他看来,蚊子再小也是肉,哪有放着现成的利润不要的道理。
最为重要的是,这民间难以获得的硝石在朱厚照眼里,简直就是不值一提。自己生产无烟煤的矿井里头,这玩意儿要多少有多少
有了镜子,玻璃,牙膏等物品的制造经验,如今大明精工集团里头的宫人人人都掌握了不少制造和生产经验,接受起新兴事物来,也是要比外人快上不少。
对于这种新兴的苗头,朱厚照自然是乐见其成的,这个世界上最难转变的就是人的观念,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就很难转变和接受新鲜事物了。
所以,朱厚照对于这群宫人,更是给出了一个月八两银子的高额薪酬,对于有卓著贡献的人,更是直接擢升提拔,反正都是自己的家奴,外人也无从干涉。
让人运来了上千斤的硝石,又让人寻找了一群制冰大师,朱厚照的制冰大业也开始步入了正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