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随着自己一路平土司,征交趾,再收盐务,平叛乱,自己的功绩越来越大,文治武功越来越突出,离那圣贤书里的明君和千古一帝越来越近,这群大臣就对自己越来越疏远,越来越憎恨,甚至是越来越刻意阻挠
朱厚照想不通,很多时候他都想私底下亲自去问问刘健,说一句“刘师傅,这不就是朕在詹事府时候您们几位老师教朕的圣君之路吗不就是你们所期望我成为的圣明天子吗为什么我变成了你们想要的样子,变成了书中所描绘的样子,你们却越来越喜欢与朕唱反调呢”
可是再仔细想想诸如刘大夏,叶贽等人,哪个起初不是为国为民的治世能臣呢哪位又不是赤胆忠心的贤臣呢但为什么后来还是免不了落俗,免不了背弃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呢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利字罢了。大臣们希望自己成为明君不假,但他们希望的是在他们控制下的圣天子,是能与他们所代表的利益相吻合的千古一帝,而不是像自己一样改了盐务,又要动海禁的蛋糕,还要增设强军私兵的好皇帝。
只可惜,君权和臣权向来都是不可调和的,向来都是站在对立面的,自古以来都是君权强而臣权弱,臣势大而君渐微,又岂有君权和臣权齐头并进的道理呢
看着底下的大臣开始为他们的“百官之首”摇旗呐喊,纷纷附和,丝毫不考虑刘健等人的对与错,是与非,只知道只要不违背刘首辅的意思,那么自己在朝廷之中就不会被孤立,被排挤,就算到时候出了问题,也怪罪不到自己的头上,毕竟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
臣心如此,于国何加焉于民何加焉
朱厚照的心有些疼,但一想到这的确是军国大事,那些也都是自己的推论,万一出了半分差错,对一地的百姓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再者,马文升等人说的也不错,那辽东的确有重镇坚城所在,又背靠朵颜三卫的牧场,就算真的遇到了鞑靼大军的袭击,也可以退居城中与其慢慢消耗,等待朝廷增援。
而这大同就不一样了,对于当地的驻军,虽然是边军,不至于同其他地方一样糜烂,但人家鞑靼人是背水一战,输了是要死的,甚至还会灭族但自己的将士们却是象征性的履行义务罢了,再加上当地参将拥兵自重的思想,舍不得打,或者说不敢出去打,朱厚照还真不敢相信他们的实力。
要是真被小王子带人攻陷了大同,又带兵一路北上,暂且不论会不会对京城构成威胁,可这也是自己日后的政治污点啊,必将成为大臣们攻击自己的舆论武器。
到时候要是有心之人做作一番,说当初群臣就提议让自己派兵增援大同,自己却非要一意孤行,刚愎自用,视军国大事如同儿戏,不顾当地百姓安危,要让人去救援不甚相干的辽东,那对于民心波动可是大大不利的。
所以,于公于私,朱厚照都只能接受他们的意见,但是对于辽东的安排,说什么自己也不会放弃的。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方可胜券在握
“既然诸位卿家都觉得这鞑靼人的首要目标依旧是大同,那么增援这大同自然是不会有错误的,那么依照兵部的意思看,这大同该如何增援,又该派谁去增援呢”
“回陛下的话,正如陛下所言,这鞑靼人骑兵的机动性对于我大明的步卒的确是颇显优势的,若是现在临时从京城调派人手过去增援,必定是来不及的。”
“既然如此,臣倒是建议直接下旨意给那宣府参将杨继胜,让其带人就近支援大同,以防不测”
都说内举不避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