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六十七章 乱军攻城(2/3)
也不知道,听来报信的人说,是城外王家等几家地主豪强集结了六七百名乱军攻城,还举起了伪明怀远义师的名头,如今正准备攻城呢”
    “他们现在就攻城难道他们就不怕我们现在杀过去,给他来一个前后夹击”光头男子穿上了靴子后,又是从亲兵手中接过了皮带,系上后,又是自行带上了一个军帽。
    这军帽的样式乃是军官的制式小宽边圆帽,和普通士兵使用的斗笠差不多
    是的,目前大唐陆军里的部队里,普通士兵日常使用的乃是圆顶宽沿的斗笠,为什么省钱啊
    只有在战斗时候,重甲单位才会换上钢铁制的头盔,但是那些不穿盔甲的单位,比如普通长矛兵、火枪兵、弓箭手、炮兵等,都是依旧佩戴斗笠
    这斗笠好啊,不需要用到宝贵的布料或者皮革,用随处可见,廉价无比的竹子就能编织,而且也没什么技术要求,完全可以动员民间力量编织,这成本和布制的帽子比起来,成本可是低廉的很。
    不仅仅是斗笠,时间上大唐王朝里很多方面都是用到了竹子,比如说后勤部队里就大量使用竹筐用以代替麻袋装运大量辎重
    为何,麻袋也是要钱的啊
    即便是部队里训练也是经常用到竹子,比如说用竹子代替长矛,竹刀代替腰刀等,偶尔军械紧张的时候,也会看见有部队直接用竹矛代替失心木长矛。
    不过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唐王朝使用的制式长矛大多都是缴获自明军的,只要他们不断的击败明军,缴获的各种冷兵器装备也足够大唐王师目前使用了。
    这些军官们的帽子,样式虽然和士兵的斗笠都是圆顶宽沿帽,不过却是布料所制,这质量上自然是要的多。
    不过这也就是上室外的时候或者上战场的时候使用,日常的时候以及室内是没有多少人用这种帽子的。
    很多军官们都是用和文官那边差不多的官帽,也有的干脆以布条缠头,这一点在士兵之中尤为盛行。
    因为用布条缠头,一方面可以缚住那一头长长的三千青丝,另外一方面上了战场带头盔或者斗笠也会更方便,更舒服一些
    带上帽子后,光头男子走了出去,迎面就是见一个上尉疾步而来“禀告营长,全营已经集合完毕”
    光头男子道“恩,第五队留下看守码头,其余三队随本官灭贼”
    虽然是要去平叛了,但是光头男子还是没有忘记老家的安全,这城西码头乃是大唐王师枢密院后勤司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大量从兴泉府、黎平府运输而来的各类物资都是堆积在这个码头的仓库里,然后分批装上船只,通过柳江运输到前线,到了前线后再由部队接受,并交付前线部队的后勤部队。
    后勤部队再武装押运,护送这些物资抵达前线
    整个过程里,大部分路程都是由枢密院后勤司所负责,所以后勤司那边虽然看似没有什么直辖武装部队,但是却是管理着至少上万人的民夫,这些民夫也是被变成了若干运输团。
    至于沿途的护送任务,自然是由部队所负责,贵州境内的由第五步兵团、第七守备团所负责,进入广西境内后,则是由第一步兵旅以及第三守备旅等部队组成的南下支队所负责。
    等到了怀远县以及怀远县以北再到融县这一段距离,则是交付给第十九守备营所负责。
    融县以南这种战区的物资补给护送,则是由南线支队直属的第二辎重团所负责。
    也就是说,第十九守备营的任务,其实并不是平叛,而是维持大军的运输补给线,就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队正在护送一个后勤司的运输队从贵州赶来广西呢,所以叛乱要平,但是这维持后勤线的兵力也是需要保持。
    因此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