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2/3)
说前后击杀了千余贼军,这加起来伪唐贼军在短短一个月不到就死伤三四千人了。
    怎么可能
    当初进军黎平府的大唐新军一共也就五六千人而已,这要是死伤了半数以上,李轩早他妈率领军队逃跑了,还怎么敢在黎平府对抗贵州省兵五万人啊
    说起来,祝志海也是挺苦逼的,他处心积虑,呕心沥血筹集兵力,而且还亲自带兵上战场,但是下属的将领们就没一个人跟他说句真话。
    嗯,当然了,这也不能怪邱宇他们这些明军将领,说真话你敢说试试,他邱宇要是敢说当初铜鼓卫城战事的真相,分分钟被砍头好不好
    唉,大家都不容易
    李轩他们造反担惊受怕不容易,祝志海他们要镇压伪唐贼军的造反也不容易
    都是一不小心就会丢掉官帽子甚至丢掉性命的事
    如果让祝志海和李轩两个人坐下来,谈的估计不会是什么人生理想,而是诉苦。
    这说着说着自己如何苦逼,他们兴许会因为都觉得自己是苦逼,从而成为忘年交。
    后方的祝志海都不知道前线的具体真实情况,遥远北方的京师里,已经被白雪覆盖的紫禁城里的正德皇帝就更不知道黎平府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这一天,已经老态龙钟的正德皇帝裹着厚厚的大衣,一边眯着眼一边听着身边的小太监在轻声诵读着各地送上来的奏折。
    刚好读到祝志海送上来的奏折时,听到说祝志海说已经是筹集了五万大军进剿伪唐贼军,询月间就会有捷报送往京师的时候,他微微的点了点头。
    对于祝志海,他还是比较信任的,是个忠心又有能力的老臣了。
    只是这个人是个大嘴巴,一大把年纪还不懂得收敛,在京师的时候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甚至到了贵州还是不忘掺和朝中的事,从而得罪了大部分朝臣,甚至连正德皇帝都是觉得他忒烦了。
    大家和谐一点不好吗,当官的贪点钱纵然家中子弟犯个法不是正常的很嘛,要不然怎么对得住他们寒窗苦读十余年,而且还处心积虑爬到高位,这要是不捞到足够的金银,在家乡买上万亩上好良田,他妈的当初谁去悬梁刺股读书啊,很辛苦的好吧
    毕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嘛,我书都读了,你竟然不给我颜如玉黄金屋,信不信老子立马造反给你看
    嗯,这就是为毛自古造反多是落第读书人的缘故,不是他们想造反,而是他们想当官而不得,既然别人不给他们官当,那么就自己当皇帝呗,比当官还要高大上。
    那些苦哈哈的乡里把人,是不会玩造反这么高大上的事的
    朝臣贪腐,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即便是正德皇帝也知道自己手底下的臣子们没几个两袖清风的大臣,毕竟这种事从古至今都存在,官员和妓女这两种职业,都是数千年来从来都没有怎么变化过的,古老而富有传统气息,你想要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你祝志海倒好,三天两头把这些破事拿出来说,生怕外人不知道大明王朝的官员有多腐败一样。
    要和谐知不知道,家丑不可外扬知不知道
    这样不把你祝志海发配到贵州去都对不住满朝文武的期许,当初祝志海被发配到贵州去的时候,朝臣不少人都是写了送别诗词,大多都用上了千里万里等字眼,更有人用上了不归不复还这些词汇。
    那场景就跟千人齐唱费玉清的那一句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一样,让人感动无比
    想到这里,正德皇帝又是把对祝志海刚生出来的一丝惜才的念头抛到了爪哇国去了,如今朝堂正值多事之秋,还是别把祝志海那个老愣头青调回京师来的好,让他继续在贵州那个穷乡僻壤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