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主课老师还特地找他谈了话,让他好好保持,等高二分班了去前面几个班,毕业前指不定还能把学籍转到本部。
然而谈话没多久班上几个同学就开始针对他了,先是撕书扔作业,再是课上各种骚扰,好几次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有两个老师脾气暴躁得很,他没少被人迁怒在课上罚站过。
跟老师反馈没用,那几个家里头有背景,还是刺头,说了两次越发变本加厉,赵婉凝那段时间被关实验室里做项目,机密性高,不让和外界有联系。
这种环境下他听不了课也看不进书,每天还特别抗拒去学校,进度自然而然的就落了下来。
现在课听的有点费劲儿,而且他坐窗边,窗帘没拉,下午太阳一晒温度再一升的,习惯性的开始犯困。
薄遥打了个哈气,腰直着直着就弯下来了,下巴也搁在了桌上,拿着一支笔在书上写写画画的。
讲台的视野宽敞,小角落的动静都能看到,数学老师自然注意到了某个正在公然开小差的同学。
第一天他就当没适应新学期新环境,然而接下来的几天这位同学一直在试探他的底线,目光也专注了起来。
胳膊被人撞了撞,薄遥抬起头,正好和数学老师四目相接。
看架势课已经讲完了,电子屏关上了,四块白板上面写着1234的序号,好像是要喊人上去写题。
一班的老师没变,薄遥的名字叫不出来,他旁边这位大神却熟得很。
眼神对上了就好办了,“你,对,陆淮景旁边的那位同学,一会上来做第二题。”
薄遥“噫。”
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以前班上的老师自己板书自己讲,一班的就喜欢让学生上去做。说是不仅可以交流探讨,还能锻炼逻辑思维演讲能力巩固知识,如果遇到了不同解法吵起来更好。
薄遥看了眼题目,一班的进度果然快,半个月不到一本书都快讲完了,求抛物线的轨迹方程,是涉及知识盲区的题目。
而且还要去黑板上板书。
题目对着教材做出来不难,后面的
薄遥看向了旁边的人。
这几天同桌吃饭总会带着他,挨太近了还是会害羞,不过已经能主动戳人了。
指腹贴上去隔着一点距离,就这样将挨不挨的感觉最折腾人。
陆淮景也不知道薄遥是在哪儿学的这些,不正经,但非常有效。
一个小动作小眼神过来就能知道他想的是什么,陆淮景偏过头跟人咬耳朵,“是要陪你上去还是写解题过程给你”
薄遥满十八还有小半年,不过他已经学会了成年人的思维方式。
“能不能都要”
同桌教人做题的时候习惯在别人本子上写东西,他的字写得特别好看。
陆淮景把薄遥草稿本拿过来开始写了,还贴心的帮他把对应着书上例题的那页翻出来了,用笔做了两个标记,“你先看这两个解法。”
薄遥一边挠桌角的木头一边看,记下来了,“好的”
数学老师问到了第四大题,卷子上面的题目有题源的,是前两年数学全国联赛的原题,出题角度极为刁钻,学委都没有举手。
“我来吧。”
旁边的人出声了,薄遥总算不折腾桌子了。
两个小题,第一个计算过程就四步,第二个证明的稍微长点,担心人看不明白陆淮景把过程写的格外详尽,递过去的时候却突然使劲压住了草稿本。
薄遥没能拿过来,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