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的不悦,不过春烟也知道他的性格,所以并没有害怕什么的,而是欠身道“大王,马良来了。他说今年入学堂的人都齐了,请您过去训话”
“哦”
愣了一下之后,李元嘉马上就想起了这件事情。
九月初一,王府小学堂新生入学的日子。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王府小学堂已经给李元嘉培养了两批人才,第一批就是李忠、马良他们五个,当初学会了读书识字,也学了那几本数学,后来先是在潞州参与了下水道和公厕、垃圾桶等项目,后来又跟着王普在造纸工坊轮着混了几年,然后就成了李元嘉手下的得力干将。
只不过,这个“得力”也只是相对别人而言的。
实际上无论管活字印刷作坊的李忠,还是管玻璃作坊的韩成都很难让李元嘉觉得满意,因为这几个都只会执行他的命令比如说改进玻璃工艺,或者当初研究阴阳倒模等等,几乎就是李元嘉说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和王普没有任何的区别。
和王府其他的管事,比如说韩路成相比,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在于能听懂李元嘉的话,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想要些什么而已。
所以对于李元嘉来说,真正的期待还是留给了第二批学生。
说是第二批,实际上是过去几年陆陆续续入学的,全都是韩王府的家生子,人数大约有四五十人。只不过在上学的过程中,按照李元嘉的吩咐,马良陆陆续续的“开除”了差不多一半人,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个左右。
被开除的这些学生,要么就是脑子不够聪明,学起来有点吃力,跟不上其他人节奏的;要么就是比较贪玩或者说比较懒也好,让马良觉得教起来比较费劲的,这些人一个一个的被马良踢出了学堂。
当然了,李元嘉肯定不会让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成为仆人或者杂役,或者去王府名下的农庄干活儿。好歹也是读过书,学过天竺数字的,去各个工坊当个工匠学徒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人尽其用,在学堂的时间也不浪费。
至少有了这些基础,他们无论学习速度还是将来的发展潜力,肯定比一般工匠如陈木之流强太多了。
只不过和留下的同伴相比,自然就没法比了。
这些人,才是李元嘉关注的重点。
所以他坚持让马良延长教学时间,除了一小部分被派去了翻车工坊学习之外,其他人都会在明年年初派往各处工坊“实习”,然后李元嘉会从中挑选出几个重点培养。
今年九月入学的这些个,将会是王府学堂的第三批学生。
只不过这一次,李元嘉就不着急了。
“如果真的耐心培养十年,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和修多罗相比呢”
一边想着这些自己早就确定好的事情,李元嘉一边深吸了一口气,摆手道“嗯,我知道了,现在跟我过去学堂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