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剩下的那些面条都被葛石燕一个人解决了,她常年下地,食量比县城绝大多数男人都要大,吃完自己那一整碗面条,外加俩孩子分别剩下的那些面条,差不多就有八分饱了。
吃完云吞面的娘仨一个个腆着肚子走在县城的石砖路上,心里美极了。
吃完早餐的葛石燕干起了正事,今天他们进城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儿子傅十年买一身读书人穿的儒袍,以及之后上学要用的文房四宝。
这次她一点也不客气,傅大岩说给儿子买一身新衣服,葛石燕给买了两身成衣,还有一件大了点,再长点个头也能穿。
不过她还是很有分寸的,买的衣裳都是细棉布料,绸缎绫罗她连摸都没敢摸一下,既然给儿子买了,闺女也不能落下,葛石燕扯了一块花色很好的细棉布,准备买回去自己慢慢做,剩下的布料,还能做几件小衣小裤呢。
光是这两身衣服和一块布料,就花了足足一两三钱。
其实买布料远比买成衣划算,可惜葛石燕从来没有做过儒袍,乡下男女大多都要下地,上身穿紧袖的褂子,下身是宽裤衩,男女的区别就是男人的裤腿小一些,女人的裤腿大一些,看上去就像裙子一样。
儒袍比这些上衣下裤复杂多了,葛石燕也怕做坏了,让儿子被同窗笑话。
比衣服更烧钱的还是文房四宝,葛石燕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乡下一大家子,也供不起一个读书人。
光是一块最差的墨砚、一沓启蒙孩童习字用的草纸和几支不同型号的羊毛笔,七两银子就没了。
那个卖纸的掌柜挺好心,看他们的打扮知道他们的手头不宽裕,教傅时年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可以用清水,不要用墨砚,这样等纸干透,还能接着在用,一张纸起码能重复用上次呢。
葛石燕咋着舌头离开那家铺子,转念想到这七两“刚好”就是木盒子里找到的银子,顿时又开心起来了。
反正花的是“老祖宗”留给子孙的银子,这笔银子是过过明路的,花了也不心疼。
除了这些东西,难得来一趟县城,葛石燕还得储备一些生活用品。
家里的盐快没了,得买一点,还有朱砂,过段时间收了糯米就要做饭团了,到时候还得给饭团点红呢
宝宝跟着养娘来到一间药馆,却被药馆外的一个地摊贩吸引了。
此时那个地摊贩前围了不少人,因为对方卖的东西太神奇了,他卖的居然是石头,传闻中能开出玉石来的石头。
这不就是赌石吗宝宝见识大着呢,一眼就看出来了。
不过吸引她的并不是赌石,而是她在这个摊子上闻到的味道。
嗯,一块圆圆的石头闻起来是隔夜的青菜炒香菇;一个头尖尖,屁股圆圆的石头闻上去是不怎么新鲜的小黄鱼的味道;还有一个身上有一道裂缝,隐隐透着绿色的石头闻起来是有点烤过头的鸡翅膀
除此之外绝大多数,都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
宝宝盯着一个放在角落位置,个头并不大,看上去和河滩边上的鹅卵石也没什么区别的小石块。
“红烧肉”
走了大半天,早上吃下肚的云吞面早就消耗光了,闻着这些形形色色的“食物”香味,宝宝的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当然,最吸引她的还是那块红烧肉石。
她敢肯定,这块红烧肉一定是用农家散养的土黑猪身上最肥美的五花肉部位烹饪而成的,里面加了八角、桂皮、香叶、古法熬制的糖砂锅慢火炖煮一个多小时,炖到肉酥皮烂
这么极品的味道,一定蕴藏着极品的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