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11章 太华道君,这称号不错(1/2)
    易阳子大喜,眼中露出兴奋神采,道“掌门,这些都不难,如让小孩从小受此熏陶,长大成人,必对道法心有亲近,皈依道门机会大增,即使不入道门,也能得大道感化,诚信向善。”
    岳不群亦喜道“那此事就拜托道长,慢慢编撰,务求文理通顺,直白易懂,嵌入生活,褒善贬恶,事事维系大道,宣扬道门真理。”
    易阳子道“掌门,此等道经倒易编撰,但如何能让人诵读呢”
    岳不群道“这由我来实施,我欲先在华山学堂、华山上下普及,然后向弟子家属、外派下属推广,慢慢延伸到华山的合作伙伴。”
    “道院也要培养自己的弟子,派往各地传授,解释道义,以点带线,由线及面,数十年不缀,必有收获。”
    易阳子欢喜道“道祖慈悲掌门此法,有大功于道门。”
    岳不群道“大道无形,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太过虚幻,我们全真侍奉太上老君,太上为道之化生,不如以太上之名,代道教化。”
    道教流派众多,各自侍奉不同圣神,但岳不群独尊老子,因此,华山门下,也都侍奉太上老君。
    华山派祖师郝大通创立的道教华山派,在道教体系内并不显赫,比之全真龙门,全真武当等大派大有不如,岳不群想要改善道教华山派的地位,单以全真华山之名,恐难以奏效,故需另辟蹊径。
    易阳子道“此言大善。”
    岳不群又交代了扩招道院弟子之事,并言将继续招募道法教习等等,易阳子自无不可,并热心向岳不群推荐几个相熟道士,岳不群一一应承,表示会派人前往,此事既了,岳不群遂起身告辞。
    光大道法,是岳不群本愿,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却不宜提前向易阳子道出。
    华山开始筹备海外移民,这些千百年一直生活在大陆故土的乡民,一去数千里,虽心向财富和土地,但心中惶恐必不可言,为安其心,有必要给他们树立一个信仰为佳。
    心灵有所寄托,才能抵御对故土思念,苏轼曾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有安心了,才能为新的家园尽心尽力,建设完善,才能为新的家园殊死拼搏,挡住豺狼。
    况且,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西欧传教士一步步逼近华夏文明,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容易被那些传教士拉拢过去,不自觉就成了带路党。
    故岳不群模仿后世一些宗教做法,使道教理念切入这些移民的方方面面,使其时刻沐浴在道家教化光芒之下,向那些传道士竖起一道坚固的围墙。
    现在的道家,主要走的是上层路线,道义上讲究出世,出世了,也就离了芸芸大众,这群众基础也就薄弱了。
    而一个教派,如果没有深厚的民众基础,不啻是无根之浮萍,大风一吹即消散得无影无踪,谈何扩大发展。
    岳不群就是想拾起被各大道家流派遗弃的普罗大众,把全真华山慢慢切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从小培养,潜移默化之下,对华山的发展必有极大助益。
    至于其中有人学识增长,要研究高深道法,华山派也有,即使有人改修其他道派教义,对华山来说,也不是什么损失,反而把华山的教义扩展了出去,岳不群是乐见其事。
    岳不群虽尊崇出世之道,但在世俗管理中,却不能依赖出世之道,反而需要入世。
    岳不群暗暗藏着野心,想把自己的道德理念,融入到全真华山派里面,再由全真华山派,向世人进行传播。
    嗯,全真华山派,似乎有些局限了,既受限于全真,又局限于华山,初期使用尚可,等到了一定的阶段,需得重新改个名字。
    岳不群一路走一路想,抬头就看到山腰中高高伫立的太华堂,心里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