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背后原因,第一是因为她的文笔精湛。
从孤儿院惨案的受害者角度出发,把女主角的心里描绘得贴切又详实,细节处无不透着强烈到令人感同身受的情绪,也让读者很容易就能带入其中。
第二则是因为,作者笔下女主角的所行所为,与作者本人一模一样,包括连载部分所描写的书名和过去,通通来自作者本人。
刚开始有网友玩梗,核心是“作家可以为作品做到怎样程度”,内容就是和这本血色孤儿院的作者阿宁有关,说是她为了写出一本完美的小说,前面用了八本小说和五年时间来铺垫,是为了塑造完美作品而充满信念感的好作家。
这个梗火了,血色孤儿院火了,作者阿宁也火了,过往的八本小说也火了。
以前阿宁作为悬疑小说家十分小众,关注她的人不多也引不起什么风浪。
但是这次不同,越来越的读者涌入,阿宁小说背后的故事也被翻了出来。
起初是有人说,家附近发生了一起跟某本书里的内容很类似的凶案。
自然有好奇的网友去查,因为凶案一直没有侦破,网络公布信息不多,可透露的细节全部都能和小说对上号,而且小说上传时间就在凶案发生以前
这发现毫无疑问让网友们毛骨悚然,他们顺藤摸瓜地深入调查,最后发现相似的不止一起,而是整整八起案子,刚好对应阿宁的八本小说
难道说血色孤儿院里所写的一切不是假的,而是作者本人的真实故事
事情如滚雪球般越闹越大,刚开始是大v发声,后来是记者报道,舆情沸沸扬扬,如大山沉沉压到警方头上。
警方不得不站出来召开新闻会,承认悬疑小说血色孤儿院的作者阿宁就是他们目前正在追踪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且与八起凶案有密切联系。
案情从此从暗转明,实际由陈峰领导的以“悬疑小说家阿宁”为名的调查小组也进入大众视野。
舆情彻底哗然,谁能这样魔幻可怕的情节居然是现实算不算实打实地证明了艺术都是对现实的再加工
这件事闹得太大,不仅媒体和大众高度关注,上头领导的压力也很大,要求陈峰为首的调查小组尽快侦破此案。
同时他们也派来专家入驻调查小组,让专业的犯罪心理学家分析这九本小说,试图从中找到更多线索。
最后犯罪心理学家得出判断前八本小说作者展现的文笔都比较普通,可取的是作者的知识功底非常扎实,就像陈峰判断的那样,如同出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之手。
但是第九本血色孤儿院却完全不同,虽然它的文笔与前面八本一脉相承,很多用词习惯都证实他们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但是不同点在于,这本书的文笔比前面八本高出不止一个层级。
或者说,内容描写得太过贴切,细节处完全符合年龄的被侵害者的心理,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要么作者是个水平高超的心理学家,要么作者就是这个受害者。
显然,后者更符合逻辑。
但问题是,根据陈峰等人调查,阿宁根本不是什么孤儿院出身
尽管他们查到的线索很少,但他们还是能根据阿宁身份证号,和户籍系统内的信息,推断出阿宁的生平经历。
她出生在江城市的某公立医院,父母是公司员工,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很普通,也就是为人孤僻一些,没什么朋友,同学与她也大多不熟。
她生平所遭受的最大变故,是父母在她高中毕业前因车祸去世,她也因此缺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