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师生和师生(1/2)
淡淡惋惜在王清源脸上一闪而过。 那情绪消失得很快,若不是江棠敏锐,怕是很难捕捉到。 江棠记在心里,没说什么,以合格的晚辈身份陪坐末席,跟她的老师,还有老师的老师愉快地聊了一个多小时。 何遇本想安排着三人晚上一起吃饭,结果临时接到家里的电话,好像是她的小孙女出了什么事情,要让她赶过去处理。 何遇还没满五十,儿子却因为结婚早,有个才三岁的女儿。 别看何遇为人严谨,跟家人关系不算亲密,唯独对小孙女很是宠爱。 江棠跟着何遇教授上了这么久的课,也有所耳闻。 现在因为这突发状况,原定的晚餐自然只有取消。 何遇强撑起从容的笑“太遗憾了,难得我们这么遇上,该一起吃顿饭的。” 王清源倒是不怎么在意“只有有空,什么时候都可以再约。” 何遇笑里多了几分真“那可就说定了。” 王清源点点头。 江棠适时问起“老师,需要帮忙吗” 何遇犹豫了一瞬,才摇摇头说“不用,只是小事情。” 江棠没有继续追问,和王清源一起主动告辞。 两人都是通透的性格,当然看得出何遇其实很着急,只是碍于他们在,才不得不按捺住离开的脚步。 果然江棠和王清源前脚离开,何遇后脚就急急忙忙从办公室走掉。 江棠和王清源还站在办公楼下,刚巧看着何遇离开的背影。 “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王清源一语双关。 他既是在说江棠对何遇心情把握的聪明。 也是在说江棠刚才敏锐看出他话下之意的聪明。 江棠笑了笑,没接话。 这反而让王清源好奇。 “你就没什么想问我的吗” 江棠看着在热风里簌簌摇晃的绿枝树叶。 道“我不可能让全世界都满意,这很正常。” 她也不是什么哭闹的孩子,非要所有人都喜欢她。 有人喜欢,就会有人厌恶,也会有人无感、漠然,这都是常态。 王清源笑意加深,心想果然如他看到的,是个通透又聪明的孩子。 可是,有时候太通透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对世事太明白,反而失去了最初的真。 “那你也不好奇我对你的评价” “您愿意说吗” 王清源爽朗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他才突然说 “我看过你的作品。” 王清源这话,江棠是真的有些意外。 她才开始演戏多久,到现在拍的不过仅有几部电视剧。 虽说这些电视剧的评价都还不错,但江棠也明白,跟王清源欣赏的水准还差得远呢。 结果王清源却像是知道她的想法似的,说“我刚刚就提过,别当老人家就是孤陋寡闻可能在以前,我只会看优秀的、能入眼的电影,但是四年前栽的那次跟头让我知道,脱离观众太久了不行。 电影说到底是大众的艺术,真的要论内涵和艺术表达能力,它可能永远都赶不上文字的底蕴,它的独特,在于能给予读者最直接的感官冲击。所以,无论什么电影,就算是内核深刻的文艺片,也必须要观众看得懂才行,要是连观众都看不懂,过于曲高和寡,那还拍什么电影” 王清源这番话,倒是和业内很多导演的说法不同。 那些清高的导演,巴不得一个看懂的人都没有才好。 因为看不懂才是好东西,人类总是会对未知的东西产生敬畏。 就算是堆垃圾,经过营销手段的吹嘘,也能捧成至高无上的金玉,为他们带来财富和声望。 于是,江棠在思忖考虑过言辞后,才说“王导的想法有些不同。” 王清源要直接许多“不像很多大导演,看不上商业片爆米花电影吗” 江棠也干脆地嗯了声。 王清源悠悠而道“那些人啊,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要是他们的电影能有商业片的票房,怕是嘴都要笑歪过去。” 也就王清源能这么肆意地点评业内导演了。 王清源继续说“不同电影类型针对不同的市场,追求商业性没什么问题,关键是能不能把故事讲好。有的商业片,没那么深厚的立意和内涵,但它把故事讲得很精彩,观众喜欢,票房自然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