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章 竹纸 爱情(3/6)
坚决不做出头鸟,低调的发财才是元老爷的本意。
    元家的部分生意结构,也要随之在私下慢慢调整,这是个缓慢的过程,初步完成至少要五年。
    锦绣笑称这是元老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元老爷没好气的揉揉儿子的头发“都是你给爹找的事儿,这么一大把年纪,竟然要亲力亲为打理生意。”
    锦绣追问元老爷“爹,那您高兴吗”
    元老爷非常实诚道“高兴”
    锦绣试探道“要是我以后还弄出这种事,您还帮我吗”
    元老爷“帮,只要爹活着一天,就是爬,也要爬起来帮你”
    锦绣静静给元老爷捏肩,两人都没说话。
    锦绣吩咐了两个匠人,如果出了成果,不用去书院找他,直接告诉寿管家也是一样的。
    于是,等锦绣下次和周文一起回家时,发现更衣室架子上摆着整整齐齐一摞纸时,也没多惊讶。
    捏在手里试了试,虽然效果达不到预期,但勉强能凑合。
    出来后,寿管家笑眯眯的看着他,眼里全是纵容。
    锦绣被寿管家看的老脸一红,寿管家笑呵呵道“少爷巧思,老奴佩服。”
    锦绣连连摆手,难得羞愧的问寿管家“您都猜到了吧”
    寿管家装作没听懂的样子道“将来有一天,天下所有读书人,都会感谢少爷的”
    锦绣别了吧,万一他们一激动,想知道我让人制竹纸的初衷,难道我要告诉他们,我就是想找点儿软乎的东西擦屁屁吗
    光是想想,锦绣都觉得那简直是公开处刑现场,尴尬的人脚趾在地上能抓出两个窟窿。
    其他人可不在乎锦绣让人制出软纸的初衷是什么,当家里人见识过这种柔软舒适的纸后,感觉生活再也离不开这东西了。
    一家子女人也是心大,元老爷没告诉他们这纸的来历,大家心里模糊有个猜测,都觉得和锦绣有关,但就像吃酱油的人并不在乎酱油是什么人生产的,用纸的人,也不想清楚纸是怎么来的,因而对关键问题好奇心不大。
    一家人聚在一起,元老爷提议“既然如此,咱们总得给更衣用的纸起个名字吧我看不如叫软纸好了”
    元夫人反对“外面大到银楼酒庄,小到米面粮油铺子,哪个不是张记王记刘记的,咱家用的纸,难道不配有个元家的名字吗”
    元夫人隐约知道这纸是锦绣让人鼓捣出来的,心里还是想把锦绣的功劳摆出来,就算现在没人知道,以后呢
    元老爷和锦绣坐的决定,没瞒着周文,周文想法和元夫人差不多,当即提议“我看不如叫宝儿纸吧意思这纸就像宝贝一样贴心舒适,用途也十分广泛,可不就是货真价实的宝贝吗”
    锦绣坚决反对“不行你们管如厕用的纸叫宝儿纸,我感觉受到了冒犯。”
    其他人面面相觑,总觉得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元老爷笑呵呵的一锤定音“那干脆叫锦绣纸好了,以后家里用的硬纸叫锦绣硬纸,软纸叫锦绣软纸,寓意又好,听着还亲切,就这么决定了。”
    锦绣“我反对”
    众人好像真的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但反对没用,元家私底下就这么叫开了,并且没人觉得这个叫法有问题,毕竟元家一大家子都这么宠锦绣少爷,给家里用的纸用锦绣少爷的名字起名,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直至后来,商人将锦绣纸贩卖到周边几个国家,还有很多人疑惑“锦绣硬纸相比早期的纸,已经柔软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为何还要特意强调这是硬纸”
    众人觉得无解,只能勉强将其归结为“大概是和锦绣软纸相对而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