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葶听这话还以为是四贝勒为他收集的对手消息, 让他知己知彼用的, 但接过了纸仔细看了看, 却发现自己想错了, “这是前明遗民的后人”
四贝勒点了点头,很是欣慰景葶能够从这简单的信息当中瞧出重点来, “皇上在十七年的时候下谕旨,开了博学鸿儒科,让在京以及地方高官举荐士人, 为的就是招揽遗民。但当时仍有一部分人屡次拒荐,甚至有宁死不仕我朝的。皇上宽仁,并未责难这些人, 但也着实遗憾。后来朝廷聘人修明史, 向民间征集史料, 有些人就称以任故国之史报故国,皇上也允了他们以布衣的身份参与修史诸如此类恩德不可胜数。经年之后, 好些个虽仍未出仕, 但已受皇上感召, 甚至有直誉皇上为圣天子之言。这些人虽然清高狂狷, 但才学确实精湛, 在士林中颇有地位。名单上已经是他们的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的孙辈,生于我朝, 长于我朝, 报考科举已然没有什么隔阂。你此番考试对上他们,还是要慎重行事。”
大清入关的时候, 面临不少曾为明朝臣子的士大夫。他们中少部分人选择以死效忠旧朝,不是在战场上捐了躯,就是追随末主自尽而亡。也有一些依顺了新朝,成了有的人所不齿的“贰臣”。更多的人以“遗民”自居,栖身在新朝,但不出仕、不配合,避世隐居,怀念故国故君。
景葶先是赞叹“圣上真是用心良苦,为社稷担负良多。”
这一句是真心夸赞。前明遗民数量多,主要还是因为满汉之别。康熙在调融满汉关系的问题上,格局与胸怀确实可为圣主。
景葶便分析“这些人学的就是经世致用。当下朝局安稳,百姓安居,他们若再坚持敌对,实在是全无意义之事。”
四贝勒抬手让景葶坐下,笑言“说给你听只是让你心里有个数,以你的水准,成绩出色我是不担心的。只是如此一来,包括这些人在内的许多士子,考试过后必然是要关注到你作的文章。自来文无第一,他们有时候在自己的圈子内也未必会相互服气,何况是面对你你便要谨慎作答,把他们看到文章的反应也考虑在内,你可能明白我的意思”
景葶就思索起来
这些个读书人有气节,心气儿都高。哪怕这会子“归顺”了,也多是打着“为济世救民暂时屈就”的心思。新朝历时尚短,这短暂的时间暂且还不够磨顺这些人,这些人内心里对待满人,多少免不了仍视之为蛮夷。
所以四贝勒的意思是,让他在这些人引以为傲的“读书事业”上好好表现,成绩亮眼一点,至少能洗刷一下这些人对满人的印象。并且,仔细琢磨四贝勒的话,话里对他应该还有更深一层的期待如果能在文章里埋下些心思,让其有了那么一点潜移默化的引导之力
想毕,景葶对着四贝勒点头,表示他明白了其中之意,“从来都是攻心为上。至于满汉问题,更是长久之功。”
胤禛很满意景葶的透彻与聪慧,更难得的是,这个孩子面对他的时候,总是习惯把自己的心思与能力袒露地明明白白的这样一来,景葶便是再锋利,他也不必担心对其失去控制。
胤禛便说“我们满人一样也读圣贤书,一样也遵从汉制。天下生民之休戚,更重于一族一朝之区分。儒家之谓治世,之谓大同,非满汉与共不能至也”
其实当初康熙提出要景葶去考科举,也是出于对满汉问题的考虑。
并不是说多么看重景葶,把他放在一个多么重要的位置上。
而是康熙一直致力于缓和满汉关系,大大小小的举措做了不少,强硬的有,怀柔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