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题目就像是脑筋急转弯。
看上去很容易。本质上也很容易。但就是做不对。
红郡书院赵云生同学,从神情到动作, 都在充足地证明这一点。
他刚刚听到题目的时候是欣喜的, 拿起毛笔在纸张上演算时,却是越来越迷惑的。明明只有“一千”“三百”“两百”“五百”,这几个数字,但越算却越觉得糊涂。
毛笔不知道在纸上顿了多少下后,他抬头看了看燃香。
“一千一百钱。”在香烛完全化为二氧化碳的最后一秒,他说。
“一千只糖葫芦的成本为三百钱王氏王氏找给赵氏三百钱再加上赔给邻居的五百钱一共一共为一千一百钱。”
赵云生同学说话的样子,像极了一位刚刚完成1500米自由泳的运动员。那白嫩的脸蛋上还冒着汗水, 急着报出的答案,不停被喘气打断。
说完, 他下意识地, 像是学员看教官般瞟了柳仲珺一眼,才忐忑地望向张学官。
张学官毕竟也曾经过科考的训练, 算科能力尚可。在赵同学计算的同时,他也大致心算了下,答案确实为一千一百钱。当下听到赵同学报出正确答案, 心里松了口气。不禁暗自感叹,自己先前修改游戏规则之机智。
此时,红郡书院阵地大多数书生,已经站了起来,预备为赵云生同学鼓掌。不过还有一两位书生还坐在原位,咬着笔头纠结着。
张学官见此,微微压了压手,暗示比试结果还未宣布,先低调处理。然而,他正欲宣布结果,一个“好”字刚说一半,就被柳仲珺打断了。
“红郡书院赵学子,你算错了。”她平静地说道。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赵云生,张学官的脸色也难看了起来。因为他虽然没有出声,但是刚才一切的表现,都在说明他支持赵同学的答案。
如果赵同学错了,那么他不也错了
一位县试尚未参与的小朋友,竟然敢于挑战他这位学区头头的权威
岂有此理
不过,为了展现他的长者风番,张学官没有直接反驳,而是选择默认赵云生的抗议。
“柳学子。”赵云生小同学红着脸问,“可问何解”
言下之意就是,既然你说错,那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柳仲珺没有直接回答,“赵学子,我问你假若没有与邻居换钱的行为,王氏亏多少”
赵云生同学没有料到对方会像位先生一般,但不自觉地为她的气质折服,乖巧地思考片刻,道“成本三百钱加上给赵氏的三百钱,共六百钱。”
“那么与邻居换钱的行为,影响到了什么吗”
赵云生同学歪着头思考着,一头雾水。
柳仲珺见此,习惯性地循循善诱了起来1上辈子出版了那么多的教辅,她早就桃李满天下,也会非常自然地把天下学子当作自己的学生。
“那我们从头算起。王氏制作糖葫芦成本是三百钱,折损卖两百钱,她亏多少”
赵云生同学很自然地跟着柳大大的节奏,思考了起来。一旁的张学官可急坏了眼。
“一百钱。”他想了几秒,说道。
“赵氏给了王氏五百钱的假钱票,王氏却把价格两百钱的糖葫芦给了赵氏,他这一步亏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