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呢
还有什么颜绍之扬眉。
这简直就是惜字如金啊
夏小凉可怜兮兮地接过设计稿,慢吞吞地往包里塞。
颜绍之看着那一沓厚厚的设计稿,又说了一句“不要急功近利。”
行吧,又赏了一句。
回去的路上,她的心又变得拔凉拔凉了。好在心虽然凉,胃却是暖的,今天好歹饱餐了一顿,不算亏
第二天,夏小凉去了尾段。
自从开始独立设计,参与设计部和销售部的审款改款,每天都很忙,她不像之前有那么多时间天天往楼上跑了。
但是昨天回去琢磨了一下颜绍之的几句话,发现还是能找到一点方向的。
他那句“问市场”,让她想起一个月前和宝藏阿姨们聊天,阿姨们拍胸脯说“我们就是新秀的精准用户”
如果要问市场,问问阿姨们,会不会挖出新的宝藏呢
阿姨们在尾段,完成所有大货出厂的最后环节,所以对设计部的每个款都很熟悉,夏小凉过去,直接报了自己那几款的款号,然后坐在小板凳上托着腮“如果是你们,会买这几个款吗或者说会买其中一个款吗”
午休时间,阿姨们刷手机的刷手机,嗑瓜子的嗑瓜子,正要答话,夏小凉补充了一句“不要因为是我设计的款,就嘴下留情哈,我想要最真实的反馈,你们懂的”
阿姨们又想了会儿,才陆续回答。
张阿姨“d1113款,如果过年过节,我可能会买吧。”
夏小凉“为什么要过年过节才买呢”
张阿姨“太好看了,不像我平时穿衣服的风格,过年过节穿着喜庆喜庆。”
李阿姨“d2206款也好看,但是你看我这腰,比水桶还粗,穿不上穿不上。”
夏小凉“d1178是size呀。”
李阿姨“那太年轻了,我哪能穿”
蔡阿姨“总感觉这几个款穿起来有点不方便干活儿。”
许阿姨“这几个款看是好看,就是不合眼缘,小凉你别生气哈”
一圈下来,夏小凉发现她们的回答,其实还比较好总结。首先普遍觉得衣服款式都挺漂亮,但是风格不合适、版型包容度不够大、不够生活化、不合眼缘等等,只有一位阿姨表示会买其中一个款,因为款式很特别。
所以还是她的设计精致过头,不够贴合大众吗
夏小凉回去在电脑前琢磨了一下午。
新秀还是散货批发市场的模式,以单款走量取胜,不像盘货一组一组地走款,需要有一两个精致亮眼的吸引眼球;新秀的消费群体集中在三四线城市,3050岁的女性,区域和年龄决定了她们平时的工作生活,对自己的着装要求可能没有那么高;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生活上会有一些体力劳动,比如家务,身材的管理上,也不像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子那么容易做好。
所以,如果她想设计出一款符合大众需求,在销量上占据优势的单品,那它应该具备以下特点版型宽松,不应该是抠出小蛮腰的设计,但是又不能太宽松,部分消费者会认为显胖;款式“有眼缘”,其实也就是不能太新颖独特,但是又不能毫无亮点,让人失去购买它的欲望;剪裁合身,穿着舒适,面料又不能太贵,售价太高的单品也不好冲量。
一句话总结无论是款式、版型、质量还是成本,她都需要把握一个度,一个前进一步“曲高和寡”,后退一步“平平无奇”,卡在中间正正好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