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琬和琉璃县主自然也来了。
云琬激动的说道“表弟此行一路顺风。”
杨稹看向他“你是如何安排的”
云琬答道“我还在等吏部的文书下来,可能五月末就要去吴县那边做县令去了。”
“吴县好地方啊, 江南气候也暖和, 还是鱼米之乡。”杨稹笑道。
云琬笑道“我也觉得,到底是江南, 比其他位置强,我大概五月中会回一趟开封,到时候再去拜访你了。”
杨稹点头, 低声到了一句“保重。”放下车帘。
作别京中古道热肠的文士们, 承统十七年初夏,杨稹踏上回开封的路。
杨稹一行在路上没半日, 何子京骑着马儿追上来了,大老远的就笑眯眯的喊“先生先生”
马车停下, 杨稹挑开车帘“你是要和我一道回开封”
何子京“我是来护送先生回去的呀”
何子京的小书童猛地翻白眼。
杨稹你个小身板能护送我吗
杨稹看破不说破,声色低柔道“那一起吧,也好有个照应。”
何子京听到先生的柔声,心都酥了全身上下仿佛轻飘飘的,好半天才红着脸“嗯”了一声。
明诚透过车帘,很怪异的看了这个大黄蛾子一眼,怎么感觉这小子红着脸看表哥的样子,格外的讨人厌。
开封书院自建立以来出了第一个榜眼,应该说是名义上的状元,不管结果如何, 反正等待杨稹的是夏知府带着百姓为他接风洗尘,郑院带着学生和先生们去接他回书院。
无论京中是如何评价杨昭的,但在开封府的百姓眼里他就是传奇,十三岁半中举,十七岁金榜题名,连拿好几个第一,这样的事迹足矣让他们把他夸上天。
反正京中不捧他们开封府的人,他们死劲儿捧,一趟下来,开封百姓们送的东西都快堆满一车了
王庚和明诚都不好意思伸手再接了
开封书院里给杨稹升了职,俸禄也翻了一倍,涨到了二十两银子一个月,这比呆在京中翰林院做修撰的俸禄还高啊
崽子们一路护送先生回来,一路眼泪汪汪、不知所措、惶惶不安、手脚无处安放等回了书院一群崽崽坐的端端正正,双眼炯炯有神,一点都不敢松懈
杨稹怎么气氛突然变得这么严肃了呢叫他很不习惯呢
杨稹想了好半天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才不让这群崽子既不惶惶无措,又能维持光辉伟岸的形象。
“你们好好准备,两年后的乡试我希望班上至少有四个人考过。”
杨稹的话音刚落,崽子们齐声吼道“遵命先生”
杨稹被吓了一跳,险些有点站不稳,这群崽子是他不在的时候被丢进军营去了吧一开口各个如虎啸龙吟
等等,先生刚才说两年后的乡试要过四个这个任务是不是太艰巨了点。崽子们突然反应过来,他们应下了什么难题,这也太难了。
杨稹回来以后,很多外班的崽子对郑院说要转班去杨稹班上
什么黄字小班要扩充人了崽崽们听到这个消息,集体怒了还吃飞醋想和他们抢先生,有没有搞错啊他们几个人都不够分呢
何子京摇着扇子“有两个崽子,当时还想转”
何子京话没有说完已被那两个崽子捂住了嘴“唔唔唔,你们干什么呀”
桑律和冯祈红着脸,这何子京哪壶不开提哪壶,谁都有迷茫的时候嘛,那个时候他们只是很迷茫而已,他们不信何子京没有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