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两千四百九十四章教育方式(1/2)
    李忠信坐在汽车当中,和王珊珊通了一会儿话,告诉王珊珊他过一会儿就能够达到清华大学那边,让王珊珊找一个比较醒目的地方等他。

    挂断电话之后,李忠信又琢磨了起来。

    李忠信想到,中国的大学教育呢如果按照来源来讲,应该说是从欧美那些个国家照搬过来的,按照制度什么的来讲,中国在教育历史真的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形,这个也是和明清以后闭关锁国等等原因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按照中国古代的做学问而言,也算是大致相同,有很多事情都是差不多的。

    清华的梅校长说过,教育的最大目的,无外乎是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则此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

    说白了讲,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使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能够安身立命,

    梅校长所说的“相位相育”,其实呢是出自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提倡的就是一种和谐理念。

    个世纪30年代清华著名教授潘光旦就将这一理念应用于优生学,提出“位育教育”的概念,在教育界影响至巨。而这样的理念,远非科学技术能够包容,它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素养。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所谓和谐的人,正是指他身洋溢着的人文关怀。大学不是技工学校,而是一个以身心和谐、人格健全、智力发展为培养目标的场所。

    按照李忠信后世对于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解,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解决难点中积累验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知识的成果。

    而中国的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在教师一步一步指导下学习实践,那么得到结论是书本知识,结果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李忠信曾经是大学的美术老师,这个时候也是学习美术专业的,对于这个行业的教授教给他们的知识,他就觉得有一些死板,基本都是那种固定模式的教育。

    不过呢这样的一种事情也不能说不好,毕竟李忠信在后世的时候看到的是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而美国那边开始逐步走向衰退。

    李忠信对于交易这个事情还是比较重视的,从李忠信在江城那边开了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的课程,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搞这个,通过中国的希望工程给全中国那些个贫困家庭孩子送去了他们需要东西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

    李忠信一直觉得,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首先在于两国初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

    中国初等教育将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好处高分看成首要目标,李忠信在小时候就知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中国这边这个时候大多数都是中国式的填鸭教育,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最重视的是语文、数学这些基础类型的课程,其他的课程甚至都会给这些课程让道。

    书友们之前用的小书亭 xiaoshutg 已经挂了,现在基本都在用\\咪\\咪\\阅读\\a \\iiread\\ 。

    李忠信在小学的时候,经常是全天都是语文数学,那些个音乐课,体育课,自然课等等,基本是一年能够的数量都是有数的,遇到要考试的时候,都是语文老师或者是数学老师夹着书本就进入了教室,直接告诉同学们,体育课或者是音乐课不了,他们要进行复习。

    而在美国,初等教育的目的只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