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千零一十一章沟通(1/2)
    年的忠信公司高管大会搞得很是成功,至少在这个事情上,李忠信是这样认为的。
    因为李忠信觉得,他和王波、洪斌他们几个人,已经把年的基本任务都派发了下去。
    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那些派发下去的任务,大部分都不需要他们操心了。
    年的大方向一共有几个,都是由王波和洪斌他们几个人才能够完成的,现在把任务派发了下去,对于大方向的安排启到一定的保证。
    八七年的时候,李忠信和巴姆洛夫斯基搞了一个大的交易,在黑省这边搞起来了类似于口岸试点的一个东西,更是在黑省江城之间修建了几条省级公路。
    别小看着几条省级公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最大的难点还是出行和运输,东北很多偏远的地方,就是那种正常的乡村公路都没有,出来卖粮或者是购买什么东西,基本上都是靠马车,靠人背,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东北这边的经济发展。
    李忠信呢一直有着一种他的想法,高速公路他要修,和政府一起来修建,收钱的方式,要少量的收,一定要做到这样的一点,收钱回本就可以,千万不能搞后世那种拦路抢劫的都赔钱的那么一种局面。
    路这种东西呢不光是给老百姓修的,也是给国家修的,国家的发展,必须要靠公路和铁路,只有交通畅通了,那么,中国的经济才会越来越好。
    和巴姆洛夫斯基搞的那个事情呢李忠信觉得,那只是简单地推动了两地之间的贸易松动,并没有实质化的东西。
    这个时候,中苏的关系依旧处于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无非就是上面的领导人大不见小不见地不去管这个方面的事情而已,并没有通商或者是那种明朗化的东西。
    而在1988年秋天,这个事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戈尔巴乔出于内政外交的需要,终于决定迈出实质性一步,借此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实现与中国最高领导的会见。
    于是,在莫斯科、北京两地举行的中苏政治磋商,终于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
    这个时候,中苏的贸易还没有正常化,但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方针已经提了出来。
    也就是说,用不了多少时间,中苏之间的贸易就会如火如荼地展开。
    李忠信心中最为清楚,忠信公司和中国这个时候的大多数公司,都有着不同的地方,忠信公司早早就已经和苏联那边的官员有了良好的基础,贸易方面也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从巴姆洛夫斯基开始向黑省,不,应该说是向江城大量地运送木材,钢铁以及稀有金属,帮助忠信公司在中国建设圆晶厂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只不过呢这些事情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的,而不是大张旗鼓地。
    李忠信认为,到了年,王波这边,应该开始和巴姆洛夫斯基接触,应该进行一段时间的磋商和合作,争取和巴姆洛夫斯基那边挂上钩。
    只要是中苏关系恢复的事情开启,那么,忠信公司就会和巴姆洛夫斯基以及巴姆洛夫斯基的领导那边达成一系列的合作。
    李忠信有一种想法,在苏联解体之前,忠信公司必须要和巴姆洛夫斯基以及他的领导关系竖立起来,并能够接触到很多苏联的高层,这些高层当中呢李忠信想要建立关系的主要是管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官员以及乌克兰那边的官员。
    李忠信有他的想法,现在的这个时期,他必须要做一些事情,至少要和这些人搭上关系。
    这个呢一是关系到今后中国和苏联那边石油管道的问题,二是从苏联那边挖一些科学家到忠信公司的问题。
    李忠信比什么人都清楚,用不了多少时间,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