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看着玥儿,心里有些惭愧。
大王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看来对她的回答很是满意。
玥儿接着说“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有德之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都是因为才干有余而德不足,致使国家覆亡。所以治国者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选拔不到好的人才呢”
太傅听完后满意的点点头。
“嗯,不错,以后就允许你与太子们同来上书院听太傅授课。”
大王说罢,便起驾回宫了。
玥儿心里感叹啊不要啊我这才刚刚放暑假呢
次日,玥儿到了上书院,太子和王室中其他公子都已经到齐了,玥儿便在太子座位旁边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
不一会儿,太傅大人便到了。
文化课枯燥,太子听得无聊,竟在课堂上打盹。
玥儿吧,就在课堂上折飞机。
而太傅正在认真地讲课“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太子太子”太傅叫了几声,走到太子身旁,太子这才迷迷糊糊地醒过来,揉着眼睛。
“老夫刚才所讲的内容,太子殿下可都听得进去”太傅大人面上不悦,严肃的问道。
“听进去了,都知晓了。”太子回答道。
“好,很好,那就请太子殿下说说看,刚才所讲的内容的意思”太傅接着问道。
“这这刚才懂了,可现在又不怎么清楚了”太子支支吾吾地说。
“刚才老夫所讲的内容,可有人知道”太傅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看了看坐在太子殿下右边那个身穿白色华服的男子。
“子凡,你来告诉太子殿下。”太傅竟然点名让他起来回答。
只见那男子气度不凡,站起来说道“臣愿意为太子殿下讲解。这段话讲的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