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980 韦爵爷辞官(4/4)
便认为宦官们忠于自己,将其视为心腹,对宦官也多加委任,如监军、出使等职。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对大臣们进行监视,明成祖时设立东厂,由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掌握。
    东厂的设立,标志着明朝宦官势力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明朝宦官问题的开端。
    太祖时朱元璋以自身为标准所设立的这一套体制,在朱棣以后的明朝皇帝身上开始难以运行起来。
    首先,废除宰相,权力开始归于内阁,内阁在处理朝廷大事时,是通过票拟制度。
    正常来说,内阁将政务统一意见,处理妥当。
    然后交给皇帝审批,皇帝认为同意,便朱批下发。
    但永乐以后的皇帝往往没有其祖宗们的工作能力,因此产生了“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的情况,产生了大臣们受制于宦官的奇葩局面。
    到了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时,更是严重违背了明太祖不准宦官读书写字的祖训。
    在宫中设立了“内书堂”,专门教宦官读书认字。
    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教宦官读书认字,可谓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使得太监们不光有了权力,还有了对付大臣们的智谋。
    明朝的宦官有二十四个衙门,每个衙门里宦官们的首领被称之为太监。
    在这二十四个衙门之中,司礼监和御马监是权力最大的两个。
    司礼监专管内外奏章,御马监专管皇帝兵符。宣德时,产生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务,他们一个负责提皇帝代笔批红,一个负责盖章。
    这两个职务可谓位高权重,凡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权监都出自于此。
    到了明英宗时,太监王振颇受英宗信任,权倾朝野。
    肆无忌惮的王振甚至将明太祖当年立在宫中不许宦官干政的铁碑直接盗走,可见其气焰嚣张。
    而英宗时,宦官的势力已经开始染指到了兵权。
    到了明宪宗朱见深时,明朝宦官势力扩张完成,太监们玩弄权术,监视大臣,干涉朝政和军事成为了常态。
    明朝宦官势力存在之久,权监巨监数量之多,其首要原因,仍然在于皇权的加强。
    太监虽然干涉朝政,但是在皇权与文官集团的较量之中,太监始终是皇帝的一个助手,帮助皇帝压制文官集团。
    其次,明太祖朱元璋虽然严厉禁止宦官干政,但恰恰是其加强皇权的诸多措施为后来宦官势力的崛起埋下了隐患。
    最后,成祖以后的明朝皇帝们多荒于朝政,将宦官作为亲信,使得宦官有了可以干涉朝政的机会。
    现在魏忠贤想搞倒韦宝,就要用到首辅顾秉谦。
    “千岁放心,这顾秉谦、魏广微和黄立极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他们的事情我了解清楚了,他们帮韦宝上奏本,这是韦宝找了他们,他们以为韦宝是千岁的人,才答应的,这是被人当了刀子使了。”崔呈秀道“千岁让人带话,让他们立刻准了韦宝辞呈,呈报给陛下便是。这是韦宝自己要辞职,内阁也都准了,陛下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如果陛下挽留韦宝,我们就大肆说韦宝辞官只是装装样子,不信那韦宝皮厚到不理会百官态度的份上。”
    魏忠贤叹口气“搞倒韦宝,咱家是不担心的,咱家还是担心没有了韦宝,马上要弄九百万两纹银的事儿,交给谁来办”
    其实魏忠贤要搞倒韦宝的态度并不是很坚决,只是觉得韦宝近来权势上升的太快,也不怎么给他送银子了,觉得韦宝愈发难以控制,才想着借韦宝向陛下建议的机会,阻挠一下,并且敲打一下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