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两个人都觉得以韦宝的天资才华,便是安安心心的做生意,成为一方富甲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何苦还有卷入官场的尔虞我诈,腥风血雨之中
在老百姓的眼中,官是可怕的,官是恶心的。有时候会希冀获得那般的权势,但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希望少跟官打交道。
韦宝好奇的看着二女“你们怎么兴致不高啊都不喜欢我去进学么”
“公子,你真的这么想做官呀”王秋雅忍不住问道。
韦宝摸了摸下巴,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我若为官,一定要为一方百姓谋福祉”
这话真不是场面话,是韦宝的心里话,别说啥当官是公仆这种话,只要将当官看作一种职业,做好自己的职业,已经对当地百姓助益多多。
“那公子一定是韦青天”徐蕊欣喜道。她的情绪明显高了许多。
王秋雅的情绪也稍微好了一些,“公子,我觉得那些当官的人都假的很,表面上笑嘻嘻的,实际上心里不知道都在打什么鬼主意,全部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
韦宝笑道“我现在连童生都不是呀,你们就在想我当官的事情,会不会想的太远要先过了童生、再拿到秀才,再通过乡试中举,成了举人之后,还要会试,能不能中进士大明二百多年,三年一次,三年一次,还有因为战祸停止考试的时候,有没有10000进士都还不知道呢。二百多年,得上亿万学子参加科考吧这是万里挑一的事情。”
徐蕊和王秋雅听完,也觉得现在就开始担心韦公子做官的事情,是有些好笑了。
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参加乡试的,除了监生还有科举生员。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童子试、小考、小试,过了童试才能考秀才。
有的人在童试上就耗尽了一生,比如儒林外史里的周进,所以旧时常有关于老童生的笑话。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明代县试府试随意性比较大,具体考几场基本上是主考说了算。
清代定例为县试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府试每年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
院试是清代的叫法,因为从雍正朝开始,学政官又名提督学院。
明代的叫法是道试,因为各省提点学政的都是按察使司副使四品或佥事五品,基本上相当于按察司分巡道,称提学道,两直隶制度一样,有时候由监察御史七品充督学。
韦宝在乡试之前,都在永平府科考。
到了乡试和会试,都是去顺天府考试,这里离着京师近,对于考试来说,还是挺方便的。
韦宝手下的宋应星肯暂时留在金山里,便是为了一面赚取生活费,一面备考。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八月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为第二场,十五日为第三场。每场考一整天,第一天放进号子,第二天放出来。考试文体规定用八股文。
明代不考作诗,第一场试书义三道,每道限200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限300字以上;第二场试论一道,限300字以上,诏、诰、表各一道,判语五条;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每道限300字以上,具体视能力而定,扛不住的可酌情减两道。
会试的主考官在明代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当。
科举从隋唐起。但是却是在明朝发扬光大。
俗称的连中三元便是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称为解元;在会试中取得第一名称为会元;在殿试中取得第一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