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209 水泥砖成了】(4/5)
另外,我再给你一篇文章,上过扫盲班的人,除了要认得这一千多个字,还要能默写这篇文章。”
    薛贺道“嗯,这好,我正想向公子谏言,是不是弄些简单点的诗文作为教材。”
    “诗文就不必了。”韦宝道“能让大家认识基本的字,以后能看点文章,看个布告什么的便可。”
    韦宝打算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作为扫盲文章,他那天好像看见有个人的电脑里面存了这文章。不过,他需要修改,要把里面的人名修改,还要将地名修改,很多国家还没有呢。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并不是外人说的“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是,公子。”薛贺答应道。
    少年中国说的开头由日本人称中国为衰老的帝国,引发思考,然后给出论点,“少年中国”,作者认为国家盛衰的关键在于人的老少,然后通过对比老年人于少年人的性格、思想、生活状态和行事习惯得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者在论据处履用排比,以老年人的“思既往”对比少年人的“思将来”,以老年人的“故保守”对比少年人的“故进取”,以老年人的“故灰心”对比少年人的“故盛气”,以老年人的“惟苟且,故能灭世界”对比少年人的“惟冒险,故能造世界”,使中心论点十分具有说服力。
    尤其是“少年强则国强”成为了全篇的标志,亦成为近代少年进取的中心思想之一。
    韦宝以为梁启超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有些过于绝对,不管是老年还是少年,都有自身的长短,把国之灭亡全归咎于老年人,未免有失偏颇。
    不过修改一下,拿来作为教育开头,用来激励学子,明确大家学习奋斗的方向,还是很好的。
    “未来正式办学了,要弄小学、初中、高中、专科和本科、研究所模式。”韦宝进一步道“小学总共两年,所有人上扫盲班,以后通过了扫盲班的学龄儿童要普及小学教育,小学两年,成绩优异的,可以上初中,初中毕业成绩优异的,可以上高中。初中和高中各一年学期。高中成绩优异的,可以考本科或者专科,学期也为一年。毕业后能分入天地商号办的研究部门的,还有机会获得研究生学历。”
    这个问题,韦宝之前已经想过了,这样的话,五年时间就能培养一个大学生出来而且完全是现代模式了。韦宝的专科、本科,其实也都是一年的学期,是因为韦宝觉得学习点理论知识便应该提早到专业工作中去淬炼,学历没有什么用。
    现代人十之七八做的都不是专业对口的工作。
    扫盲班的时间是太紧张了,但是韦宝觉得普及扫盲班的义务教育,也够用了,至少能杜绝自己底下再出现文盲。
    扫盲班又不脱产,而且才两三个月时间就结束了,其实成本是很低的。
    韦宝手头有一套义务教育的课本,是一名穿越巨热衷兄弟存在电脑里面的资料,韦宝打算交给薛贺,让他重新浓缩一下,先把小学教材弄出来。全民上扫盲班,扫盲班毕业成绩优秀的,可以上小学。
    薛贺三十多岁年纪,灾年又有养活一家老小的重任,见公子如此器重自己,发誓一定将公子交代的事情办好。
    韦宝又对薛贺、张斌、付继光三人问道“你们都愿意长期在这里发展么”
    三人都表示愿意。
    “公子,我早断了科考的念头了,在南方还好些,秀才还能混个私塾先生做做,咱永平府这一片也没有几户孩子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