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章 第 36 章(1/2)
    第三十六章

    樊父这才细细与三叔樊明道说了办作坊的事, 恳请他留在作坊里做帮手, 负责打造安放唇红膏的小礼盒之事。

    樊父道“三弟, 开作坊这事, 你莫怪二哥紧紧瞒着你, 实在是要你没了退路, 你才能狠下心跟那边断得干净若是藕断丝连的,只怕日后还有许多麻烦。”

    樊明道自然明了,自家二哥的这么个作坊定是吃了许多苦头才能办成,若是与那些贪得无厌的人纠缠不清,怕是要被他们抽空。

    想到二哥如此设身处地地替他考虑了许多, 樊明道心中难免感怀, 目光泛泛,正欲开口道,却被樊明义摆摆手打断, 只闻樊明义说道“亲兄弟, 莫说客气话, 且一起把这作坊办起来罢, 日子总归是会好起来的。”

    樊明道点点头。

    三叔一家的住房安排的是作坊大门侧边的两间单房, 本就是作坊自带的, 只不过仔细改造了一番, 瞧着更敞亮了一些。

    樊明道进去一瞧, 只见各类家具家什一应俱全, 与豆腐坊那边比起来, 可真是气派了许多, 连地板都是铺了青砖的。

    三叔出来后连忙摇头,不愿进去住,拒绝道“二哥,掇拾得这么好的房子,你让我怎么好意思住下这屋子可比豆腐坊那头敞亮多了,家具也气派,你还是留着给自个住罢,我去找个柴房收拾一二就能对付,一家三口又占不了多大地方。”

    一旁的樊明义笑笑,劝道“三弟,你莫以为我和你二嫂把这房子给你住是便宜你哩,这么大个作坊,夜里总该要有人在这守着你二嫂她有了身子,肚子眼瞧着一日比一日大,睡眠又轻,可经不起折腾,还是豆腐坊那头清静,更适合养胎。我们盘算着,等作坊开起来,这小家伙也差不多该出来了,到时候作坊里的一众事务怕是你们两口子要帮着担当,这么算下来,还是我和你二嫂占你便宜咧,哈哈哈。”

    顿了顿,而后樊明义又打趣道“这是给你的重担,可不能推辞。”

    樊明道这才肯应下。

    随后樊明道驾着马车去老丈人家将冯氏母子接回作坊等事,不作细叙。

    傍晚时分,河畔吹来悠悠长风,拂得柳条飘起。

    落日余晖斜射在清湾河面,一片波光粼粼,几个贪玩的娃在山坡上跳着窜着,要去捕那低飞的蜻蜓。

    远处的田埂上,不少农妇趁着傍晚时分的凉快干农活,或是拔杂草,或是给田里下农肥。

    一些赶早的田蛙已经开始鸣叫,呱呱一片。

    此时,樊凡正在河畔的石板台上苦练毛笔字。

    前世那种快节奏生活下所学的“速背速记”、“海量题法”,在大明科举一道上似乎并不实用,于是这几日,樊凡无论是在背书或是写字上,都试着放慢自己的节奏。若只是一味追求速度,一遍遍练下来,手腕肌肉形成了记忆,只怕到时候要改起来会更难。

    樊凡此时年岁还小,气力小,光是执笔稳当就很是不易,虽已经用了相对硬的狼毫,可笔尖方向仍是不好掌控,还不时地分岔。毛笔字起笔和收笔多有讲究,不同的笔画又有不同的手法,这样论下来,又增了不少难度。

    虽傍晚已是清凉,可小胖子的鼻尖上还是冒出了一层细汗。

    “瞧,是个小郎君在练字哩”河畔边上的小道上,不时还是会有些人经过,或是砍柴归来,或是进山猎野归来,都特意压低了声音,脚步也放缓了许多,生怕会影响到石板台前练字的樊凡。

    无他,一种对读书人的敬意罢了。

    即便是没得功名,仅是识字,看得书信,便是了不得的。

    等再晚一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