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章 第 31 章(2/3)
等。

    其中“写字”是重中之重,既要认得字,更要记得笔画结构,写得出来,此等基础课程,夫子要逐一纠正学生,最费精力。

    樊秀才不似其他夫子一般草草了事,纵使累一些,亦选择在此下足了功夫,免得自己的教出的学生往后的路走窄了。

    众多学生当中,写得最好的当属陈家笙,毕竟有基础。

    写得最认真的却是樊凡,他人抄录一遍的时候,他已经抄录了三遍,本以为勤能补拙,谁料却遭了夫子的批评。

    夫子站在樊凡桌前,拿起那沓被写过的废纸,翻看之后,皱着眉头,严厉道“笔划虽无一错漏,但每一字,结构不当,毫无美感可言,整篇下来,潦潦草草,如杂物堆砌,不忍入目。纸张昂贵,下笔应有神,你这般急着下笔,功利心强,如何能做到有神只会浪费纸张罢了汝天资聪慧,切莫急功近利,走错道了,读书的事,一笔一划都马虎不得。”

    按说,他人能做到樊凡这等水平,定会被夫子赞许。可夫子心仪樊凡这个学生,对他有更高的期望,才会对他如此严厉。

    樊秀才想起自己小三元之后多年未能中举,心中明白,越是天赋异禀的孩子,越应该放慢步子,这步踏稳了再往前迈,不然,无论多么出彩的天赋,都会被日复一复,年复一年的“马虎”消磨掉,最终泯然众人。

    樊秀才看出了樊凡的天赋,不想他这块“璞玉”浪费了。

    精雕细琢才能出臻品。

    樊凡被夫子教训后,也不委屈,而是深思,想到在大明,读书人对纸张、对字有着莫大的崇敬,他便明了了。例如,读书人写字前是要净手的,写了字的纸张,即使不要了,也不能用在他处,而要用专门的火盆一张张烧掉。

    自己这般浪费纸张地练字,当被批评。

    他也明白严师出高徒的道理,于是认错道“学生写字贪图速度,以次充数,过于冒进,实在有违夫子教诲,学生知错了。在写字一道上,应当如何练好功夫,还请夫子明示,学生定当苦练。”

    夫子瞧樊凡认错态度端正,脸色舒展了许多,将樊凡书箱里、桌上的纸张全部拿起,只留下一张,而后道“你归家后,让家人在河边择一石板磨平,往后每日清晨、傍晚,各寻一个时辰在河畔定心练字,以清水为墨、石板为纸,边写边记,亦可当作是温习功课,待到你觉得你的字有所长进,再用这张纸正式誊抄一遍,交予我作点评,届时我会给你下一张纸。记住,若是交上来的字毫无长进,是要挨手板子的。”

    石板练字,古来各大家皆是如此练出来的。

    夫子又取出一字帖,交予樊凡,道“笔法,结构,汝可参照此帖,如有不懂,亦可每日课堂之间问我。”

    樊凡双手接过书帖,恭敬道“谢夫子教诲,学生定凝心聚力,不负所望。”

    夫子走后,陈家笙凑过来一瞧,见那书帖乃是纸本蝉翼拓的真赏斋帖,难掩羡慕之情,道是“此帖虽是翻刻印刷,却仍是一帖难求,十分珍贵,夫子舍得将此帖赠与你习字所用,可见对你是喜爱有加。”

    字帖这类品物,在读书人眼里,如字画一般,寄托在其中的情感,已经超脱了金银的价值。

    樊凡安慰陈家笙道“我倒愿意同你一般,有那写好字的功夫,不用夫子费心费力教我。”

    这时陈家笙才笑了起来,他确实写得一手好看的小楷,再练几年,略有小成不是问题。

    随后,二人细细研究学习了字帖,樊凡直感慨各大家笔法的精湛、巧妙,更坚定了要练好写字的决心。

    清水河畔,杨柳清风,极雅之地,让樊凡在那里习字,他是没有一丝一毫抗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